@riderinthefield 的留言

留言時間

留言頻道

  1. 攝徒日記Fun TV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1 則
  2. TaiwanDreamer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3. 卡提諾狂新聞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4. Emmy追劇時間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留言標籤

  1. 泛白 有 1 則留言
  2. 泛綠 有 1 則留言


排名影片內容時間
1盤子才在台灣國旅,不是給你坐地起價就是各種神秘價格,不要說我們戰黨派,這個真的查不到嗎?墾丁 小琉球 各種花式盤自己人跟觀光客 然後再來討補助 是在哭嗎= =2025-05-02 21:34:29
2有名@HuaPi2D盜用你的頭貼到處散播負面訊息2025-05-24 19:59:49
3@@看不到-o1r我明白,製作頻道不容易,只是希望八炯身為一個創作者不該這樣被人冒名誤解,哪怕多一個人看到去幫忙檢舉也是功德一件🥹2025-05-24 20:18:46
4這篇超狂2025-06-17 19:43:56
51. 報酬與接單制度不透明、議約力弱 • 修法草案之一項目為「保障每筆訂單最低工資保障」 ,但現行平台與外送員之間的契約多為「平台-接單者」模式,外送員自身議價能力弱。 • 例如,有媒體指出:以某外送員試算,三單20分鐘每單平均300元,但實際外送員只收到45元。  這反映「計酬方式不透明」「平台與外送員成本/報酬分配不均」的問題。 • 法規若只訂出「最低保障」但未明訂「計算方式」「平台義務公開」等,實際落實很難。 2. 平台與外送員關係定位模糊 • 外送員在勞動與契約關係上屬於哪種角色(獨立承攬人、勞工、平台派遣)常有爭議。這影響其是否適用《勞動基準法》或其他勞動法保障。 • 修法草案提出「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以衡平雙方議約能力。  但實務上平台契約條件、接單規則、停權機制、績效獎懲都由平台制訂,外送員往往無法參與議定。 3. 停權/終止服務機制缺乏救濟管道 • 草案中也提及:明定平台業者與外送員終止服務契約的事由,保障工作權。  • 然而,外送員被平台暫停/停權時,救濟機制、申訴流程、仲裁機制是否健全,在實務上尚未見明確規範、或透明制度。 4. 安全保障、保險、職災補償機制尚弱 • 修法草案中提及將「平台業者協助外送員投保職災保險,商業保險納入法制」  • 但實務上:外送員在交通事故、送餐途中受傷、裝備折舊/燃油/維修成本誰負責?平台與外送員成本分攤如何?若法規只寫「應投保」卻未規定「誰出保費比例」「保險項目為何」「索賠流程」則保障可能仍存在落差。 5. 產業彈性 vs 勞權保障之間的矛盾 • 平台業者呼籲「法規不可太快/太嚴,以免衝擊產業彈性」。例如:台灣數位平台經濟協會就指出法規倉促上路可能影響外送員、消費者、商家。  • 但從勞權角度看,彈性不能成為保障缺失的藉口。如何在「彈性接單」與「基本保障」之間取得平衡,是修法的一大挑戰。 • 因為即使法條修了、保障名義上出現,但沒有配套、執行制度、監督機制,保障可能流於形式。 • 外送工作本身具有高度流動性、接單彈性、平台演算法控制強、成本(油費、維修、通訊)自行負擔高,若法規只針對「最低報酬」「保險」而未處理「透明機制」「合約談判弱勢」「成本分攤」等核心,外送員的實際處境可能變化不大。 • 修法過程如無充分利害關係人(外送員、平台、消費者、商家)溝通,可能導致法規內容偏向平台,或保障不足。從報導可見平台就已有呼籲「加強溝通」。 總結嗎🤔 修法不是為了誰輸誰贏,而是為了讓外送員不再是制度的漏洞。 透明、責任共擔、協商機制,才是讓這個產業長久的三根柱子。2025-11-12 19: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