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其實在“兩岸關系”的論述上,應該改變過去那種“溫溫吞吞”的方式了。當年中英談判時,大陰帝國也曾提出“引入香港代表”的三腳凳陰毛,然后被中方拒絕了。
統一的問題同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替代“中華民國政府”管理中國主權的傳承。所以,台灣當局(“中華民國政府”)的選擇只有兩種,一是融入(即所謂“和統”),二是被取代(即“武統”或者被解放),別再被那些政客或者“名嘴”“學者智庫們的話術所欺騙了。什麼”台灣民眾“等一大堆的問題所困擾。簡單說就是:”台灣問題“就是一個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替代另一個政權(中華民國政府)去實現對中國全境的主權替代。明白了這一點,解決思路就可以清晰明瞭。不會再陷入“台灣問題”的糾結當中。因為“台灣”從來就不是管理政權的一方(除非明確宣布“台灣獨立”,以“台灣國”取代“中華民國”,因為法理上他們不敢承受這種替代的后果!)。完全打破“台灣問題”中藍綠白政客設置的信息繭房,不再陷入 “誰代表台灣民眾”、讓那些政客玩三腳凳談判的陷阱當中。。。 | 2025-06-22 23:54:19 |
| 2 |  | 這是在告訴黎少康及“中國國民黨”嗎?不反共的的KMT還能剩下什麼???要理念沒理念,混飯吃、等死的“中國國民黨”,還幻想什麼“盧黃配”??? | 2025-07-27 09:46:34 |
| 3 |  | 民進黨宣傳:國民黨親中;國民黨指責:民進黨綠共。那麼,到底誰是“中共同路人”?
爭功諉過的國民黨。藍營蹭熱度,說抗戰勝利是“中華民國”的,是“先總統蔣公”領導的,然後民進黨指責二.二八時,國民黨年年道歉,把責任歸諸蔣公。包瓜“蔣”萬安,有點“人從宋後恥名檜、我到墳前槐姓秦”的感覺。那麼,為何不改回姓章?你知道我的意思的。。。 | 2025-09-07 01:05:38 |
| 4 |  | 看到花連救災的一句點評很應境的。分享各位欣賞:鏟子大軍到花蓮了,大家都很歡樂地打卡,除了受災的“光復鄉民”。
什麼時候救災救出了幾隻寵物,就說明“慶祝活動完美收官”了。因爲這才符合“民主價值”的。。。 | 2025-10-03 22:37:57 |
| 5 |  | 輿論戰先吹起號角了。傅聰在聯合國上的發言,外交部的立場通告;這是對外的,然後鐘台文的三篇文章是“告台灣同胞書”,闡明了觀點、給出了前景、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其實兩岸都明白,台灣問題是中美角逐的一個點。隨着中美在晶片、貿易、關稅等方面全面開戰,手段盡出,那麼解決台灣問題的時機就到來了。“打不死我的、必然使我更加強大”,既然撕破了臉面。也就不必顧慮所謂“制裁的後果”了。明白這一點,結果就可以期待的。台灣的政客如果還看不清這形勢,那就別再埋怨什麼了。跟着“爸爸”一起連滾帶爬吧。。。 | 2025-10-28 23:5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