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65536 的留言

留言時間

留言頻道

  1.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8 影片有留言,共 6 則與回應 4 則
  2. 小鄭在日本 3 影片有留言,共 3 則與回應 1 則
  3. 我想問的是...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留言標籤

  1. 泛綠 有 8 則留言
  2. 台灣立場 有 1 則留言


排名影片內容時間
1我覺得9:04 或許有說到重點? 或許中國人真的已經在自己的所知範圍內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尊重當地文化了 但是長久下來在自己國家養成的生存方式已經與國外落差太大 因此"尊重程度"對當地人來說仍遠遠不夠 或許他們需要花更多心思去戰戰兢兢地觀察當地人的行為模式與自己的差異 然後發現異國文化衝擊遠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巨大2025-05-14 01:33:08
2@@ivankoh4890 真的阿~ 每次台灣觀光客在國外鬧事(通常都是搖樹枝踏草皮跨圍欄那些) 一上新聞在國內就會被網友罵"台灣之恥""丟臉丟到國外"之類的 Edge瀏覽器預設搜尋引擎是bing 只要看到首頁新聞有出現相關報導幾乎都是被噴爛XD2025-05-14 01:23:30
3你自己過得很開心就好 管我們要不要統一?🙂2025-05-16 01:58:40
4怎麼沒有拿第一!!?? FAILURE!!!( # ゚д゚)σ2025-05-19 00:06:57
5!! 要怎麼頂上去@@?!2025-05-31 22:24:51
6+1 但有些政論除了倍速 我還會靜音XD 因為這是牽涉價值判斷的東西 我會不希望自己的情緒受到說話者語氣的影響2025-06-01 03:11:45
7每個出國的人都是在做國民外交 拜託其他中國人有不服被以偏概全的發個聲 不要對這種奧客行為沉默 別讓她代表你們啊~~2025-06-25 00:04:57
8這個2023的修法 聽起來就像大禹治水前期拼命蓋土牆擋水的階段0.02025-07-18 20:21:22
93:24 那個憲訴法、選罷法的提案時間點 跟 "國會職權法宣判違憲"、"公民團體開始號召罷免"這兩件事情 我們還不用討論到誰有理 光這兩個提案和兩件事情的先後順序列出來就很讓人很難相信這沒有針對性 關心政治沒有很難 最粗糙的方式就是打開電腦瀏覽器首頁或是電腦的新聞 不要篩選,從中時聯合到三民自通通都放出來 不用花時間每篇都點,先瀏覽標題就好 看他們如何下新聞標題、標題講了哪些事情 有興趣深入研究的再點進去看 漸漸地你就學會把那些標題的 "嗆" "網全怒了" "震撼" "辯" "驚爆"...等等的帶風向用字無視掉 剩下就是單純的最近發生甚麼事情、內文的細節是甚麼 怕新聞扭曲事實? 那就依描述的主角去選新聞 看中時如何報導國民黨的論述;看三立如何報導民進黨的講法 新聞內文中網友的意見不太重要,因為那是整篇內文最好捏造或篩選的地方 加上時間先後順序,自然就理解來龍去脈是甚麼了2025-07-21 21:02:14
10雖然自己光從政策方向就不是支持國民黨 但這次全軍覆沒看了真的很感慨... 為什麼要一直抄名冊阿... 好好擺攤和綠營正面對決阿...Orz...2025-07-21 20:34:08
11如果他知道世界上幾乎早已沒有純血統...2025-07-28 20:25:24
12討厭還跑來看的其實不壞 這才是交流的契機 就算一開始會吵架也沒關係 寧可不要跑來看都不看放個話就跑 那才真的百害無一利2025-07-28 20:19:05
13謝謝王警員持續為警察發聲 讓我們知道要再對警察友善一點~~ 不輸超商店員的萬事屋QQ2025-07-30 20:01:44
14跟之前罷免案的訪談一樣 這節目很棒的是 主持人雖然也是站在反方的立場 但拿出來的態度是"我們反方的想法目前是這樣,有沒有可以澄清/說服我們不需要去反對的地方" 對於自己身為反對方的立論基礎可能被擊潰的可能性持開放、歡迎的態度 所以很有就事論事的感覺 這點在辯論會上不太可能看到 無關參與辯論的人的素質 我們現在所想像中的辯論會已經被灌輸了輸贏的概念 不論正反方,都抱持著"不能輸"的使命感 就連新聞或網路媒體,都會跟著搧風點火 "嗆爆"、"狠打臉"、"大戰XXX"等用鬥爭的方式去描述辯論會的內容,像是在轉播比賽一樣 但這與充滿協商、妥協概念的公共事務討論背道而馳 等到8/23公投,又會有多少媒體將會用"輸/贏"去描述公投的結果? 我們與自己價值觀不同的人之間的互動永遠被形容成在戰鬥 甚至連我們自己都覺得在戰鬥,那我們要團結甚麼=_=2025-08-13 23:30:54
15...怎麼好像把台灣2014~2018的路走過一遍一樣0.02025-10-27 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