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馆长的认知是对的。作为老百姓无论想打不想打,随时打的心理准备早就有了。确切地说,从上次佩洛西串访台湾,就已经有明确且普遍的共识了。只不过什么情况下打,怎么打,这些具体执行层面的问题都是交给国家去思考研究的。老百姓对比即不担心,也不需要操心。毕竟大局来说「优势在我」,还不如想想统一以后如何共创😅 | 2025-07-20 17:38:52 |
| 2 |  | 为什么会走到今天,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不停的失败过程中,人民已经不再相信人民。作为人民的一员,你当然可以选择继续相信人民,但不好意思,别人可未必相信作为人民一员的你。本着自由精神的你包容他们的一切,但他们似乎并没有办法做到如你这般包容,于是乎你逐渐消磨了意志,你也变成了他们的一员。这是一个或早或晚必然发生的事。只要你相信的是「人民」这种变化莫测不根本不究竟的东西。 | 2025-07-26 06:54:22 |
| 3 |  | 台湾问题对大陆而言是条件式的。武统有触发条件,这个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界限需要各自拿捏。而和统是渐进式的,大陆必须要在相对强度与美国达到一个新的指标性平衡,自然而然能够统一。台湾普通大众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切的厉害考量必须回到现实中来。请不要把那些需要别人给的东西当做终极追求,而是去思考,哪些是可以获得可以创造的。能想清楚这一点,解决心态问题就不是难事。 | 2025-09-04 14:26:57 |
| 4 |  | 质询制度效率是很低的。如果经常看,就会发现绝大部分的过程都很拖沓且无聊。而王世坚的独特之处在于搞笑,不无聊,甚至有点行为艺术,但拖沓仍旧拖沓。 以台湾这种效率的制度来折腾大陆,呵呵,阿美还能躺赢一百年。
这个事件要去撤什么制度优劣,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因为王世坚本身就是一个台湾政治娱乐化的代表人物,所以事件的主轴就是单纯的苦中作乐。因为这种难以言说,苦但似乎也没那么苦的状态,就是我们这些身处二十一世纪头四分之一叶的人们最广泛最真实的写照。
看着一帮人把这么个娱乐性事件无限上纲,一边也在宣泄不满,一边又在赚取流量;一边大放厥词,一边狂秀无知。有时想想确实也是挺没出息的😅 | 2025-10-15 05:19:48 |
| 5 |  | 简单地讲就是早年把日本吹上天,虽然当时和国内差距确实大,但刻板印象已经形成了。
一方面,这几年国内飞快地在进步,日本其实变化不大。再加上疫情以后,很多方面都变得一言难尽。整体而言相对落差没了。
另一方面,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是自媒体。什么妖魔鬼怪素质高低都有发声渠道,也都能被看到。国人对日本旅游这事,多少都带点验证检视的心态在。他们就想去一下,来证明自己认知当中的印象的正确性。这就导致证明了,则认知强化;颠覆了,极端反转。中国人还是太在乎日本了。本人14年留学日本,当时也有这样的心态,好在那时社群媒体刚起步,才得以在一个相对个人的环境里迭代认知。日本就是日本,他们就在自己的那条轨迹上走,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问题,如此而已。
另外,性价比这个东西对于旅游体验而言真的是无法忽略的点。就算你预先知道贵,但到时候还是会有心理落差。如果旅游体验整体很好,大多提一嘴贵;但如果体验落差太大,那就变成了又差又贵。正如上面所说,自媒体让所有的奇形怪状(也包括正常)的人彼此相连,然后再触发一下那什么共振。 | 2025-11-12 04:3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