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ooisd 的留言

留言時間

留言頻道

  1. 小鄭在日本 6 影片有留言,共 5 則與回應 3 則
  2. Emmy追劇時間 2 影片有留言,共 0 則與回應 4 則
  3. 東大議會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4. Leonard 1 影片有留言,共 0 則與回應 9 則
  5. BBC News 中文 1 影片有留言,共 0 則與回應 1 則

留言標籤



    排名影片內容時間
    1愛國主義是世界上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 胡錦濤2025-07-16 20:43:44
    2@@丁中汝 你說沒人想統一也沒人想戰爭,這倒是事實,但罷免活動真的只是為了政治利益嗎?民主社會本來就允許人民用罷免來表達對民意代表的不滿,這是合法且合理的權利。至於罷團批評藍白違反議事規則,協商談不攏就直接舉手表決,這正是民主多數決的核心啊!多數決是民主基本原則,難道少數派就可以永遠卡住不讓法案通過嗎?反而是程序透明且合法。再說選罷法、財劃法、憲訟法的修正案,既然已經三讀通過,行政院若認為有違憲疑慮,當然可以釋憲,這是正常的憲法程序。但到目前為止,憲法法庭還沒做出任何裁決。舉例來說,去年立法院也曾因為程序問題有爭議,但最後仍以多數決通過,人民也接受結果,這就是民主的運作,不是每個人都得照你想的走才叫合理。2025-07-24 23:59:46
    3罷免本來就是民主制度裡的一部分啊,選舉是人民給權力,罷免是人民收回權力,兩個都是民主的一環,怎麼會一個代表民主、一個就變成否定民主?說大罷免是因為意見不同就罷掉別人,那請問,如果一個立委選前講一套、選後做一套,完全不管選區民意,大家難道不能行使罷免權?像當年高雄人罷韓,就是因為韓國瑜說要拚市政,結果選上不到幾個月就跑去選總統,大家覺得不適任,照程序罷掉他,這不也是民主?只要是照規定走的,不管罷免幾個人、哪個黨,都是人民正當的權利。與其說大罷免否定民主,不如想想:是不是有人怕民意發聲,才會急著把罷免貼標籤?2025-07-27 22:57:57
    4​@@盧阿俊-i5v 你說罷免是對選舉結果的否定,這點我理解,畢竟罷免確實是人民在行使監督權。不過,大罷免的存在正是民主制度的體現:民主就是人民有權決定誰適合繼續代表自己。選舉不是終點,而是開始,若立委不履行承諾、不符合選區期待,人民就有權用罷免來修正,這不僅是修正錯誤,也是讓民主活著的方式。你用割腫瘤比喻很有趣,但腫瘤越多,越不能視而不見,反而更該檢視問題出在哪裡。難道不應該讓病人有權決定要不要割除腫瘤嗎?提出大罷免的人是否有目的,這種猜測要有證據才能成立。更重要的是,不能因為害怕民意被反映,就輕易否定罷免這項民主權利。畢竟,權力來自人民,也應該隨時接受人民的檢驗。2025-07-27 23:19:41
    5​@@盧阿俊-i5v 你說得沒錯,罷免不是小事,它的確會帶來政治後果,所以要慎重。但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後果,就否定人民行使權力的正當性。你用醫生謀害家產的比喻,我懂你是想提醒大家警惕背後的政治操作,但問題是:現在我們不是被麻醉、任人宰割,我們是清醒的選民,用選票決定要不要罷免,這才是民主制度的力量。你擔心有些被罷的立委其實不是腫瘤,只是發炎反應,這沒問題,罷免機制本來就設有門檻,讓選民來判斷是不是該罷掉。如果只是情緒操作,達不到門檻,自然就不會過關。反過來講,如果真的有那麼多民意願意出來罷免,那就表示問題真的不只一兩個人,而是制度性地不被信任,這正是該正視的。至於你說與其被這個醫生開刀,不如先忍著腫瘤,這其實是把選民的選擇二分化了,好像只有相信執政黨或在野黨兩種選擇。但事實是,選民不是在盲信任何一邊,而是在挑出不適任的人。就像你自己也說不爽傅崐萁,這表示你也認同有些人是不適任的,那為什麼不能信任選民有分辨能力,只挑該挑的人罷呢?罷免的重點不是替哪一黨加分或扣分,而是讓所有政治人物知道:人民有能力在選後繼續監督你、檢驗你,不是選上就一路安全過關。這種制度壓力,才是真正能讓民主長出健康細胞的力量。2025-07-27 23:57:14
    6你說兩黨惡鬥讓人討厭,這點我同意,但有些批評真的太一面倒了。比方說你說國民黨刪預算是為了民生福利,那怎麼解釋連災害預備金、外交國防、能源轉型、醫療人員補助都砍?颱風季節不留災防預算是為了照顧人民嗎?再講台電虧損補助,你知道虧損最大就是燃料進口,國際能源大漲、電價不漲、又不能讓台電破產,那錢總要從哪來?你覺得綠電朋友有沒有拿到錢可以查,但直接跳結論說超徵就是拿去塞朋友口袋,這也太快。美國你說兩黨遇到民生會合作,那你去查查美國的預算案幾次因為兩黨惡鬥政府關門、公務員被迫無薪假?別美化人家、醜化自己啦。民進黨再怎麼不對,這次罷免前還是有立委去災區救援,反而是藍營有些人在罷免成功後開心合照、慶功吃飯,沒看到幾個人真在關心受災戶。你不碰政治但寫這麼多就是關心,那更該看清楚誰真的做事、誰只會喊口號。別被那些一本正經亂講話的人牽著走,認真看預算書、立法院直播,很多事情沒你想的那麼簡單。2025-07-27 23:02:28
    7​​​ 你說希望國民黨檢討自己被罷免的原因,那我們立場其實不衝突,我也覺得政黨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你原本的留言不只是檢討國民黨,而是整段都在罵民進黨罷團作秀、超徵亂花、政治惡鬥什麼的,現在又說自己沒碰政治、只是在提醒國民黨?這邏輯怪怪的吧。而且就像我前面說的,預算真的不是砍了就等於有省錢、有為民生,砍的是哪一塊、什麼時機、什麼配套,才是重點。像災防預算在颱風季被砍,結果天災一來整個調度困難,這不是民生嗎?要怎麼說服人民這是有遠見的刪預算?國民黨若真為民,也該把這些解釋清楚,而不是一句我們是在為民省錢就帶過。你說民進黨要反省,我也不否認他們有問題,但現在是國民黨主動發動反罷免、又在立院主導預算刪除,怎麼一被檢討就說我是在叫民進黨檢討?這樣講難免讓人覺得是在閃躲責任,不是真心反省。所以我才說啦,不要只聽自己喜歡聽的版本,多看看實際預算書、立院討論紀錄,才知道誰在搞政治、誰有做實事。2025-07-28 00:16:16
    8你這樣的說法邏輯上有點問題。首先,不想被中共統治不等於不支持民進黨,這中間不能硬減。有人支持國民黨、民眾黨,也有人政治冷感,或是只針對議題投票,這些人想法複雜多元,不能簡化成被綠打成中共同路人。民進黨、或所謂側翼批評特定立場,是言論自由的一環,就像你現在也可以批評他們一樣,這叫民主社會。民進黨執政也不是靠搶來的,是一次又一次選票選出來的。至於賴清德說的不是票多的就是贏,要看語境。他的原意是提醒大家民主不是只有選舉,而是制度與法治的整體運作。他並不是在否定民主制度,而是在回應藍白靠人數優勢強行表決、跳過程序正義的問題。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觀點,但不要扭曲原意。舉個例子,美國參議院有時也會因為程序規則(filibuster)而讓多數無法強行通過法案,這就是制度設計,避免多數暴力。這不是反民主,而是保護民主。民主討論應該回到事實與制度,而不是用粉綠比粉紅還兇這種情緒性語言去貼標籤,這樣無助於理性對話。2025-07-27 23:32:47
    9說得好像民進黨什麼都沒錯一樣,但有些說法真的該釐清一下。 第一,說民進黨養網軍這話已經講很多年,但檢調調查至今抓到的網軍其實不少是兩邊都有,像之前楊蕙如案確實該譴責,但別忘了國民黨也有假粉專假訊息事件,更別說某些藍營側翼帳號還曾被爆出領境外資金,這是更值得關注的問題。 第二,民進黨選後確實該檢討,但你說它想推翻選舉結果這就太誇張了。抗中保台本來就是它的核心立場,難道一選輸立法院席次就不准再談?再說,國民黨也曾經操作綠共這種極端標籤,難道這就不是在抹黑、分裂社會?雙標是沒有說服力的。 第三,大家當然希望討論經濟、能源、教育,可是你得承認,這些議題的政策推動往往都跟外部情勢有關。例如:能源政策為什麼那麼急?因為台灣地緣政治緊張,工業備援要求高;經濟要拼轉型,也是為了不受中共紅色供應鏈掐住。講得好像抗中保台是拖累,其實它反而是很多改革背後的動力來源。 要批評可以,但別只挑一邊罵,忽略整體情勢,只會讓討論更偏頗。2025-07-27 23:49:08
    10你講得蠻有道理的,我也認同大家要尊重不同的想法,不是看到不一樣的立場就貼標籤、開罵。不過我覺得還是要講清楚一點:不是所有的主張都能被放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來看。舉例來說,有人主張要改進交通、教育,有人卻主張要散佈假消息、抹黑對手,這兩種意見難道真的都值得一樣的尊重嗎?你說每個人眼裡的正確都要尊重,但如果有人說地球是平的,我們是不是也要尊重他的正確?還是說,我們應該要試著指出哪裡錯了?投票本來就是大家根據自己信念去選擇沒錯,但我們還是可以問:這個信念有根據嗎?是基於事實還是謠言?不是只要我相信就能代表這個立場合理。我也不會一口咬定不同意見的人就是錯的,但如果對方根本沒在講道理、也不在乎真相,那我覺得我們也沒必要假裝那是什麼值得認真對待的聲音。民主不是各說各話、誰聲音大就贏,而是要讓有根據、有誠意討論的人被聽見。2025-07-27 21:47:50
    11你說愛台灣、反共不是民進黨的專利,這句話當然誰都可以講,但重點是實際行動啊。國民黨真的有反共嗎?426遊行是高舉國旗沒錯,可是那天喊得最大聲的是反綠不是反共,整場是為了反民進黨,還有人把民進黨叫綠共,你說這是反共,還是另類的政治操作?你拿歐洲說政黨互罵通俄來類比也有點怪。人家在烏俄戰爭後,誰親俄是很嚴重的事,會被追究到底。我們這邊親共講成兩岸交流,赴中參加活動就當作沒事,這種模糊帳要怎麼算?你說綠不想跟白合作,抱歉喔,白是從國會開議第一天就倒向藍,還搶議長、改組織法,現在連重啟服貿都在搞,請問白是什麼態度?如果今天白真是中間路線,那綠怎麼會不合作?問題是白一直打綠,然後再怪綠不合作,這邏輯本身就很奇怪。與其說是綠把白往死裡打,不如說是白自己選邊站站太明,結果還怪別人不跟他玩。2025-07-27 21:39:50
    12敗壞中國女性。2025-07-27 22:47:39
    13毛澤東對日本的評價,可以概括為:歷史的侵略者,革命的催化劑,今天的朋友。2025-07-28 23:43:26
    14你這樣講阿斗到哪還是阿斗,未免太看不起人了吧?現在裕隆幫MG代工,不是什麼跪著求合作,而是用現有產能換技術、換經驗,對本土產業來說根本是一種活路。你說看到MG就生氣,但問題是,現在就連Tesla、Apple都找別人代工,難道那些代工廠就不值得尊重嗎?台積電當初也是從幫人做晶片起家的,現在呢?變護國神山了。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自己搞也搞不起來,那才是真的阿斗。現在有人願意動起來拚一把,至少不是躺平吧?換個角度想,搞不好哪天MG紅了,大家才知道背後是裕隆做的,那時你還會覺得它是阿斗嗎?2025-07-30 22:02:14
    15中國人去日本、韓國旅遊會有糾紛,不是單方面的問題,而是幾個因素加在一起的結果。像文化差異就是一個大問題。中國人講話比較大聲、習慣熱鬧,但在日本地鐵或餐廳就被視為沒禮貌。加上流程規矩很多,比如吃拉麵還要先買票、不能排錯順序,遊客一不懂就容易起衝突。還有現在很多人是看小紅書、抖音被種草的,但去了現場發現完全不是那回事,期望落差大,就會覺得受騙或心情不好,態度自然也不太好。但也不是全怪遊客,有些日韓店家對中國人確實有偏見,甚至明講不接待中國人,這種事也很容易引起不滿。還有語言不通,一方覺得你凶,另一方覺得你不通情理,衝突就來了。旅遊真的不能只靠花錢去壓人,要懂得尊重當地規矩。同時接待方也該公平對待,雙方都有責任啦。2025-08-07 22:18:48
    16​@@觀伶閒人 你這個說法其實有點只挑對自己立場有利的原因來看。我在原文裡就有提到,中國遊客的壞習慣確實會造成別人的偏見,這也是原因之一,我並沒有幫遊客洗白。但你說外國店家一開始都是公平對待,這就未必了。現實裡確實有店家在顧客還沒進門,就直接掛不接待中國人的牌子,這種一刀切的做法,跟取得同意後才接待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中國遊客被小紅書、抖音誤導,確實不是店家的責任,但當遊客態度不好時,店家如果用偏見去對待,就會讓衝突更惡化,雙方都難看。我之所以說兩邊都有責任,不是只看結果,而是因為旅遊糾紛的成因本來就複雜,有遊客自身行為的問題,也有部分店家先入為主的歧視態度。只怪一邊,既解決不了問題,也無法讓未來的互動變好。2025-08-08 07:43:56
    17中國也有教文法啦,你不要故意黑中國好不好!2025-08-14 00:18:33
    18在中國網路上,貼臉開大常出現在遊戲或直播圈,就是貼著敵人近身直接放大招。風險超高,但傷害也爆炸。像LOL裡,劍姬或劫直接衝上去貼臉開大,又刺激又容易被反殺。2025-08-13 23:06:15
    19千萬別來台灣❤2025-09-17 23:15:05
    20有些人看到裕隆領補助就開始嘴,結果台積電當年領補助誰敢說沒用?結果現在全球晶圓一哥!補助不是用來嘴的,是用來讓企業站起來的,不然又要你們拿放大鏡算幾毛錢回報才甘心是吧?N7要出口北美了,你們這種只會口嗨的評論,先等等看成果再來酸好嗎?2025-11-06 21:28:42
    21​@Colin9810 呵,說到裕隆、台積電的出口,你就先拿出數據再來嘴吧。光靠印象和罵人根本沒用,跟比亞迪粉一樣只會喊口號。討論就討論事實,不然你這嘴炮再大,也只是空砲一枚。2025-11-06 21:59:05
    22​@DrCCHung 你確定?國瑞就曾拿過地方政府低碳補助,和泰也受惠於汰舊換新的補貼政策喔。2025-11-06 19:06:26
    23真想去留言。2025-11-06 21: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