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我們拒絕改變,最後被困在自己造的麻煩裡。」
——這句話,完美形容台灣二字頭券幣的命運。
拒收20元幣、200元鈔、2000元鈔?
別忘了,迴力鏢終究會打回自己。
20幾年前,中央銀行參考各國貨幣制度,開始發行「二字頭券幣」──
2001年有20元硬幣,2002年接著推出200元與2000元鈔票。
這本來是為了分散現金結構、提升交易效率的好事。
但民眾怕假鈔、嫌難找、不習慣用,中央銀行見使用率低,就減少發行。
結果呢?
這個決策就像一支丟出去的迴力鏢,現在正狠狠打回我們自己臉上。
👉 因為大家都不用2000元鈔,只好繼續印1000元鈔。
中央銀行2002年就曾在年報中指出:
「一千元券佔發行總額87%,過高,宜發行面額更大的鈔券。」
但如今?1000元鈔的占比反而更高,達89%!
這造成什麼問題?
ATM吐出的大多是1000元鈔。
你領一張1000元去買早餐、飲料、小東西,
店家就得湊900多元找你。
如果願意用200元鈔,
900 = 500 + 200 + 200,三張搞定。
但偏偏大家又不愛200元鈔,只好拿四張100元加一張500元,
導致百鈔消耗爆快、商家經常「百鈔荒」。
久而久之,
店家嫌你拿千鈔、你嫌店家沒散鈔,
惡性循環就這樣一直滾。
問題不是誰不準備零錢,
而是全民一起拒絕了能解決問題的面額。
所以,想打破這個循環?
從自己開始,勇敢用二字頭券幣!
它的優點多到超乎你想像:
✅ 減少錢包厚度、節省空間
✅ 找零更快、點鈔更省時
✅ 減少印鈔量、降低碳排放
✅ 張數變少、錯誤率更低
✅ 跟上148種已採用「二字頭券幣」的國家潮流
不要再害怕改變。
下一次付款時,當你掏出一張200元或20元,
你不是在「找麻煩」,而是在讓現金流通更順暢、讓台灣更進步。 | 2025-10-31 11:1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