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燾侯-n1j 的留言

留言時間

留言頻道

  1. 政經最前線 3 影片有留言,共 3 則與回應 0 則
  2. 關鍵時刻 2 影片有留言,共 2 則與回應 0 則
  3. 自由追新聞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4. 新聞面對面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留言標籤

  1. 台灣立場 有 7 則留言
  2. 泛綠 有 2 則留言
  3. 泛藍 有 1 則留言


排名影片內容時間
1😮😮😮2025-05-23 18:28:23
2香港及澳門對台都起不了所謂「示範」的作用。中華民國早已民主化多年,經濟發展成果良好,還要「管」這「兩地」的「所謂」示範? 即便是目前中華民國因民主進步黨連續執政,民主政治有一些運作上的問題,但中共當局自以為是的那一套對我國遠起不了作用,更不可能學。 不過,香港是可惜了。共產黨將它「閹割」成他共產黨要的樣子。2025-05-29 07:04:21
3兩岸之間的最終勝負相信會是制度稱雄。哪邊的制度好往哪邊靠,民心的向背取決一切。兩岸的事務最終還是要靠政治解決而不是軍事手段。 兩岸軍事實力懸殊,對岸若要打臺灣,那麼臺灣最多頂一到三個月。像烏克蘭那種頂三年是不可能的。烏克蘭的國土比我國大至少三倍,而中國大陸最少是十倍大小且人口多,它要打可以連續增援。此外,在邊境地區的火箭砲因有200公里以上射程的還有短程戰術彈道飛彈500公里射程的,臺灣現有飛彈防禦體系難防高突穿能力的飛彈。所以最終要靠政治解決而絕非軍事。 當然,目前我國21萬多正規兵力供防禦作戰是夠用的,建構與維持武裝力量也正確且必需,但跟十倍以上國土量體的國家搞「武裝對抗」是螳臂擋車。 因目前川普政府它對臺灣的態度趨向模糊且中共當局它威脅仍在,目前我國政府可在有法源依據下推進「法律允許」的「兩岸交流」而「不法」的「當然」法辦。暫不推進政治談判。反正「氣候」也不對。美方恐怕也「希望」分治最好。 我國維持現行政治制度為先,首先要發展經濟,能源為重點,並且要有「穩定」的外部環境,所以「不容許擦槍走火的事」出現。 先「紮好站穩」對美日、東南亞、歐洲的經貿關係後,再回頭處理兩岸。或若中共政治不穩,先觀望再說不遲。2025-05-31 07:17:40
4中國他海警艦艇跟解放軍的海軍艦艇距離沒控好互撞。原本要夾擊菲律賓的海警船被菲律賓躲過然後這兩艘就「刮下去」了。 胡錫進是胡說八道因為是他們自己犯錯。 菲律賓在「黃岩島海域」也是補給他們自己人。 應答器、雷達看不到恐不是理由,甲板上的士兵用望遠鏡,都可以判斷,哪什麼看不到?指揮塔的兩個正副艦長用望遠鏡看你會「看」不到?2025-08-13 11:20:29
5中共可能覺得風水輪流轉。但美中關係如能夠「和平相處」其實是「最好」的。 按照過去「美蘇冷戰」的經驗,蘇聯「輸」給美國。雙方的博奕、角力很是精彩。其中最有名的是「古巴飛彈危機」的美蘇「博奕」。 但「美中關係」不太應該被「稱」為冷戰。 第一、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蘇聯而「中國共產黨」也不是「蘇聯共產黨」。它「比較」跟「中國國民黨」一樣是「蘇聯共產黨式」的「剛性政黨」。但不代表會跟蘇聯一樣瓦解。 第二、 如果中國最終能像臺灣一樣,進行民主轉型,有機會跟我國一樣實踐「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制度,而且沒有戰禍或內亂發生。有可能變成基於中國國情發展出的民主政體。 其次,由於20世紀1979年之後以鄧小平為中心的改革開放開始進行,雖然1989年「64挫折」後受到制裁,然後中共對「改革開放」有一點「縮」,但鄧小平南巡後定調改革繼續走下去。江澤民、朱鎔基他們就繼續往前走。經胡錦濤、溫家寶到習近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10年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以,理論上中國人民不太可能「想換掉」中國共產黨。而且,搞垮中國並不現實也不可能。 三、 美中關係應維持暨競爭又合作的競合關係會比較適合。對中、美兩國都有利。2025-11-03 06:36:48
6共產黨騙人的鬼話連篇說多了會有儍子相信。只有長腦子的不信。2025-11-07 12:29:14
7需要注意,中共當局試圖製造內亂。一個內亂、分裂的臺灣,有利於中共當局的入侵。 他們試圖在台灣設魁儡政府。2025-11-14 1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