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任何政黨切割是應該的,因為這是罷免不是選舉,選舉的情境,政黨當然要攻擊對方,罷免的情境,若是有政黨支持跟鼓吹,不是利害關係有點奇怪? | 2025-07-29 17:10:45 |
| 2 |  | 一定要 JD Vance 嗎 😂 共和黨有沒有別人 | 2025-09-17 16:27:37 |
| 3 |  | 單看這個剪輯跟翻譯,我以為金魚那段Jimmy是想表達「你重要的朋友死掉了,應該要更傷心吧?為什麼一下子又精神振奮開始分享其他建設的事情。」並不是在說Charlie是金魚,是在說川普的傷心會不會太短暫。但或許原始片段是好機車的意思? | 2025-09-19 22:34:11 |
| 4 |  | 現在社群媒體跟AI真的在把大家腦裡的意識帶去很不好的方向 | 2025-09-21 22:36:13 |
| 5 |  | 喜歡這集補充Jimmy Kimmel 事件後面電視轉播的事情 | 2025-09-23 20:54:52 |
| 6 |  | 看到很多人在借鑑台灣本身的觀光問題。覺得台灣問題是不擅長找出自己的特色亮點,亮點不用多,既然不如大國家的多元性,你就主打一個核心亮點,好好把基礎建設與資訊做好。例如台灣的戶外活動還是有點競爭力的,衝浪、浮潛、登山,景觀差異性跟挑戰度都有,外國人喜歡(本國人最近幾年也開始風靡),但可取得性與品質仍有問題,例如登山區/海域是否開放、交通是否對外國人友善容易理解、運動設備/住宿的品質和安全性。
覺得對外的國際行銷常常放錯重點(例如夜市、美食,其實品質有待加強,外國人旅遊的重點不會過度集中在「吃」上面),或是重點不直接不清晰、太高空(例如The heart of Asia?)外國人反映過看不懂那些行銷想表達什麼。
還有就是覺得先把民眾自己的居住生活體驗弄好,外國人自然也會覺得體驗好(例如交通安全、住宿品質)。 | 2025-10-28 13:0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