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寒國人 ! 加油 ! ! | 2025-07-01 23:12:39 |
| 2 |  | 謝謝"寒國人" ! , 辛苦了!! | 2025-07-18 21:41:52 |
| 3 |  | 謝謝 寒國人 !! 分享大陸真實情境 | 2025-07-23 22:24:20 |
| 4 |  | 這次大罷免投票 , 搞到最後 ,其實是叫選民做:反共 vs. 反民進黨 的抉擇 . 關於共產黨的種種 , 我們從小到大 , 都是聽說的 . 但民進黨的壞 , 卻是親眼看到的 . 很高興大多數的台灣人, 做了理智的選擇. | 2025-07-27 00:10:24 |
| 5 |  | 丟台灣年輕人的臉 ,打得好 !! | 2025-08-23 10:54:37 |
| 6 |  | 該堰塞湖位於"國有地之森林區" , 主管機關是:賴清德底下之中央政府 >行政院> 農業部> 林業保育署 (該堰塞湖 7月21日因豪雨而形成 ,已逾2個月,政府卻未積極處理,主要策略仍是強化監測警戒、以及下游河川防減災措施 <--- 就是 "我中央只負責告訴你:快潰堤了! 你花蓮人就要趕快逃,死了人+財產損失,那是你家的事!" . 另外: 8月13日農業部於立法院公開回應: 堰塞湖並無立即潰堤危險, 由於土質鬆軟,開挖溢洪道風險較高,需要進行"專業評估",以確保"施工安全",可能無法在一年內完成清除工作。 中央之防災作為,仍有重大檢討空間). 該堰塞湖,地方政府無權力也無能力去動它. 花蓮縣府只能被動的撤離鄉民, 救災,跟"背黑鍋" ! 其實, 災害已發生了, 不管誰的責任(我寧可說是:全民的責任) , 最後那些災後修復的好大一筆錢,一定是從你我他,所有全國百姓的口袋, 繳稅出的血汗錢 ,全民的共業!(誰叫我們選出這樣"消極無作為"的執政者)
目前已有學者專家跳出, 在幫中央卸責, 說: 若要事先引流, 減少蓄水量, 不管用炸藥 ,機具開挖 ...無論各種方法, 都可能使"施工團隊" 或 "下游居民" 帶來危險 , 只能靜待水滿時, 靠"溢流"的沖刷 ,將缺口"慢慢"打開 . 但我覺得: 這是消極, 且輕忽人命財產的理想派想法 . 大自然要下 "多大多久" 的雨水, 不是人類可掌控. 而且颱風季尚未結束, 東半部(花蓮)一直是颱風迎風面 , 降雨量驚人. 果不其然, 前2日的雨量 ,就迅速把湖水蓄滿, 並且以 "潰堤" 方式(迅間出現大缺口) 大洪水迅間湧入下游市區 , 使居民來不及避難, 造成重大傷亡及財產損失. 我想要問中央政府及專家們: 該堰塞湖根本就是1顆不定時炸彈 ,有2個月的時間 ,一開始就有計畫 ,分很多次: 弄出缺口(由小而大) 多次引流 , 即可大大減低災損, 甚至逃過了!
即使最差的狀況 : 水流到市區了 ,我想 : 多次性、有計畫的小淹水,與一次性突發的大淹水,這是完全不同的場景(洗洗地而已 vs. 進殯儀館) . 總之: 中央官員及公務員用消極心態(多做多錯)來逃避 , 及不願承擔民怨,這種 "束手無策" , 再等到終於下大雨崩掉了 ,再把所有責任, 推給天災或地方政府 , 那這種做事能力, 不就跟你我一樣而已? | 2025-09-24 23:51:31 |
| 7 |  | 該堰塞湖位於"國有地之森林區" , 主管機關是:賴清德底下之中央政府 >行政院> 農業部> 林業保育署 (該堰塞湖 7月21日因豪雨而形成 ,已逾2個月,政府卻未積極處理,主要策略仍是強化監測警戒、以及下游河川防減災措施 <--- 就是 "我中央只負責告訴你:快潰堤了! 你花蓮人就要趕快逃,死了人+財產損失,那是你花蓮的事!" . 另外: 8月13日農業部於立法院公開回應: 堰塞湖並無立即潰堤危險, 由於土質鬆軟,開挖溢洪道風險較高,需要進行"專業評估",以確保"施工安全",可能無法在一年內完成清除工作。 中央之防災作為,仍有重大檢討空間). 該堰塞湖,地方政府無權力也無能力去動它. 花蓮縣府只能被動的在短時間撤離鄉民, 救災,跟"背黑鍋" (至少5000人居民, 可能也有許多過路人, 只要1個人死了, 或1個人說:他沒接到撤離通知, 縣府就被究責了 ) 其實, 災害已發生了, 不管誰的責任(我寧可說是:全民的責任) , 最後那些災後修復的好大一筆錢,一定是從你我他,所有全國百姓的口袋, 繳稅出的血汗錢 ,全民的共業!(誰叫我們選出這樣"消極無作為"的執政者)
目前有學者專家跳出, 在幫中央卸責, 說: 若要事先引流, 減少蓄水量, 不管用炸藥 ,機具開挖 ...無論各種方法, 都可能使"施工團隊" 或 "下游居民" 帶來危險 , 只能靜待水滿時, 靠"溢流"的沖刷(這就是出事後,中央要媒體不准講"潰堤",需講"溢流"的原因,好掩飾中央作法無誤) ,將缺口"慢慢"打開 . 但我覺得: 這是消極, 且輕忽人命財產的理想派想法 . 大自然要下 "多大多久" 的雨水, 不是人類可掌控. 而且颱風季尚未結束, 東半部(花蓮)一直是颱風迎風面 , 降雨量驚人. 果不其然, 9/22~23連續24小時之強降雨量 ,就迅速把湖水蓄滿, 並且以 "潰堤" 方式(迅間出現大缺口) 海嘯級洪水迅間湧入光復市區 , 使居民來不及避難, 造成重大傷亡及財產損失. 我想要問中央政府及專家們: 現在這種順其自然的損害程度, 有比您們當初開會想的施工危害程度 ,還要輕微嗎? 該堰塞湖根本就是1顆不定時炸彈 ,有2個月的時間 ,一開始就有計畫 ,分很多次: 弄出缺口(由小而大) 多次引流 , 即可大大減低災損, 甚至逃過了! 即使最差的狀況 : 水流到市區了 ,我想 : 多次性、有計畫的小淹水,與一次性突發的大淹水,這是完全不同的場景(洗洗地而已 vs. 進殯儀館)
至於工程所需的設備(如:重型直升機) 可緊急向外國租借(日本,美國這些重工業大國,不就是民進黨的好朋友?) 技術/人力, 也可重金向外國求支援阿 ! 舉凡各種積極有效的措施 , 政府都不願意試著去做看看, 2個月都在開會而已. 眾多官員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洪水蹂躪黎民及家園, 而且: 洪水量及災害的實際程度比他們預期的多好幾倍 (水量約多3倍) 重要動脈:馬太鞍溪橋也沖斷了, 後續造成多大的經濟,生命財產損失 ,很難估算了 , 因為 "堰塞湖 " 它還在, 還有破壞力!
總之: 中央官員及公務員用消極心態(多做多錯,不做不錯)來逃避 , 及不願承擔民怨,這種 "束手無策"作為 , 再等到終於下大雨崩掉了 ,再把所有責任, 推給天災或地方政府 , 那這種 "無擔當, 不願擔責任" 的做事能力, 不就跟你我一樣而已?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繳稅, 養這個無能力救百姓的政府呢? (在民營企業常可聽到這句話: 報告總經理,請將這案子交給我吧, 我保證1個月達成,若無法, 我自動辭職 . 但現今的政府大官, 已沒有這種風骨氣節了, 不願承認自己能力不足 ,施政懈怠 , 總是把責任推給下級單位. 這種官員, 若還想繼續坐領高薪 , 對得起那些冤死的平民百姓嗎?) | 2025-09-27 00:00:16 |
| 8 |  | 該堰塞湖位於"國有地之森林區" , 主管機關是:賴清德底下之中央政府 >行政院> 農業部> 林業保育署 (該堰塞湖 7月21日因豪雨而形成 ,已逾2個月,政府卻未積極處理,主要策略仍是強化監測警戒、以及下游河川防減災措施 <--- 就是 "我中央只負責告訴你:快潰堤了! 你花蓮人就要趕快逃,死了人+財產損失,那是你花蓮的事!" . 另外: 8月13日農業部於立法院公開回應: 堰塞湖並無立即潰堤危險, 由於土質鬆軟,開挖溢洪道風險較高,需要進行"專業評估",以確保"施工安全",可能無法在一年內完成清除工作。 中央之防災作為,仍有重大檢討空間). 該堰塞湖,地方政府無權力也無能力去動它. 花蓮縣府只能被動的在短時間撤離鄉民, 救災,跟"背黑鍋" (至少5000人居民, 可能也有許多過路人, 只要1個人死了, 或1個人說:他沒接到撤離通知, 縣府就被究責了 ) 其實, 災害已發生了, 不管誰的責任(我寧可說是:全民的責任) , 最後那些災後修復的好大一筆錢,一定是從你我他,所有全國百姓的口袋, 繳稅出的血汗錢 ,全民的共業!(誰叫我們選出這樣"消極無作為"的執政者)
目前有學者專家跳出, 在幫中央卸責, 說: 若要事先引流, 減少蓄水量, 不管用炸藥 ,機具開挖 ...無論各種方法, 都可能使"施工團隊" 或 "下游居民" 帶來危險 , 只能靜待水滿時, 靠"溢流"的沖刷(這就是出事後,中央要媒體不准講"潰堤",需講"溢流"的原因,好掩飾中央作法無誤) ,將缺口"慢慢"打開 . 但我覺得: 這是消極, 且輕忽人命財產的理想派想法 . 大自然要下 "多大多久" 的雨水, 不是人類可掌控. 而且颱風季尚未結束, 東半部(花蓮)一直是颱風迎風面 , 降雨量驚人. 果不其然, 9/22~23連續24小時之強降雨量 ,就迅速把湖水蓄滿, 並且以 "潰堤" 方式(迅間出現大缺口) 海嘯級洪水迅間湧入光復市區 , 使居民來不及避難, 造成重大傷亡及財產損失. 我想要問中央政府及專家們: 現在這種順其自然的損害程度, 有比您們當初開會想的施工危害程度 ,還要輕微嗎? 該堰塞湖根本就是1顆不定時炸彈 ,有2個月的時間 ,一開始就有計畫 ,分很多次: 弄出缺口(由小而大) 多次引流 , 即可大大減低災損, 甚至逃過了! 即使最差的狀況 : 水流到市區了 ,我想 : 多次性、有計畫的小淹水,與一次性突發的大淹水,這是完全不同的場景(洗洗地而已 vs. 進殯儀館)
至於工程所需的設備(如:重型直升機) 可緊急向外國租借(日本,美國這些重工業大國,不就是民進黨的好朋友?) 技術/人力, 也可重金向外國求支援阿 ! 舉凡各種積極有效的措施 , 政府都不願意試著去做看看, 2個月都在開會而已. 眾多官員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洪水蹂躪黎民及家園, 而且: 洪水量及災害的實際程度比他們預期的多好幾倍 (水量約多3倍) 重要動脈:馬太鞍溪橋也沖斷了, 後續造成多大的經濟,生命財產損失 ,很難估算了 , 因為 "堰塞湖 " 它還在, 還有破壞力!
總之: 中央官員及公務員用消極心態(多做多錯,不做不錯)來逃避 , 及不願承擔民怨,這種 "束手無策"作為 , 再等到終於下大雨崩掉了 ,再把所有責任, 推給天災或地方政府 , 那這種 "無擔當, 不願擔責任" 的做事能力, 不就跟你我一樣而已?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繳稅, 養這個無能力救百姓的政府呢? (在民營企業常可聽到這句話: 報告總經理,請將這案子交給我吧, 我保證1個月達成,若無法, 我自動辭職 . 但現今的政府大官, 已沒有這種風骨氣節了, 不願承認自己能力不足 ,施政懈怠 , 總是把責任推給下級單位. 這種官員, 若還想繼續坐領高薪 , 對得起那些冤死的平民百姓嗎?) | 2025-09-26 23:54:43 |
| 9 |  | 2001年至2003年,張峻因檢肅流氓條例案,遭花蓮地院裁定交付感訓處分。[9]
2016年,時任花蓮縣副議長的張峻涉及LED路燈採購弊案遭判刑。[10]
2022年2月22日,張峻因長期竊占國有地遭調查局花蓮縣調查站約談,張被指林業用地違規種檳榔,破壞水土保持,涉嫌竊佔罪及違反《山坡地保育條例》、《水土保持法》。[11]
2025年10月27日,張峻因傅崐萁辦光復重建座談會竟未通知災民,而衝入記者會大喊「為什麼沒有通知」並爆氣衝場踹桌,造成現場混亂[12] | 2025-10-27 21:09:42 |
| 10 |  | 2001年至2003年,張峻因檢肅流氓條例案,遭花蓮地院裁定交付感訓處分。
2016年,時任花蓮縣副議長的張峻涉及LED路燈採購弊案遭判刑。
2022年2月22日,張峻因長期竊占國有地遭調查局花蓮縣調查站約談,張被指林業用地違規種檳榔,破壞水土保持,涉嫌竊佔罪及違反《山坡地保育條例》、《水土保持法》。
2025年10月27日,張峻因傅崐萁辦光復重建座談會竟未通知災民,而衝入記者會大喊「為什麼沒有通知」並爆氣衝場踹桌,造成現場混亂 | 2025-10-27 21:0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