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ree0707 的留言

留言時間

留言頻道

  1.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3 影片有留言,共 3 則與回應 3 則
  2. 峰哥Fege 2 影片有留言,共 2 則與回應 0 則
  3. 錫蘭Ceylan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留言標籤

  1. 泛綠 有 3 則留言


排名影片內容時間
1機車說便宜就算了,但「開車成本」便宜?台灣的汽車應該是出了名的昂貴吧?提高成本方面,北部我是很少看到什麼免費停車格,油價部分雖然看起來好像比亞洲鄰國低,但也要看看該國的收入水平吧。2025-05-07 19:17:21
2​@@雞排冰雪 對啦,有錢人當然停車費無所謂,一小時60起跳也停得不痛不癢 但影片中的說法應該是偏向開車、騎車的成本太低是造成捷運使用率拉不上去的主因之一,個人沒辦法苟同「開車成本便宜」這件事。2025-05-09 02:09:20
3我比較意外很多人現在才知道🤣2025-07-23 09:12:31
4如果真的中立,就聊一下南部天坑、光電板汙染、三立高層之子事件如何?2025-09-17 09:33:47
5​@@MkGrA1 那請問政府清理了嗎?2025-09-17 11:09:41
6​@@hikarisakira Chatgpt 重重打臉民進黨側翼事實查核洗地中心錯誤百出的光電板洗地文章,他們的文章內容我放留言以防他們刪除。 打臉全文: 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澄清謠言」,但在過程中有一些 錯誤資訊、過度簡化的推論,以及某些 邏輯盲點與潛在偏誤。以下我會條列說明每一點可能的問題與不嚴謹之處: --- 🔍一、太陽能板「無毒性」的說法過度簡化 文章說法: > 台灣絕大部分是使用矽晶太陽能板,不論使用或廢棄都無毒性。 問題點: 1. 太陽能板結構不只矽:雖然主材料是矽晶,但還有多層材料組成,如: 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封裝膠膜 背板(常用PET或TPT材質) 金屬導線(可能含鉛或銀) 玻璃碎片與可能外露接點 2. 破損後才是關鍵:在實驗室完整情況下無毒並不代表受損後仍無毒,尤其在曝曬、泡水、受鹽分腐蝕下,某些材料可能釋出微量有毒物質或重金屬。 3. 「無毒」是法律或化學角度的模糊詞:對人體或水生生物「長期暴露」的風險可能被低估。例如,重金屬累積效應或微塑膠釋出並非瞬間可見的毒性。 --- 🔍二、引用實驗過度推論與不具代表性 文章說法: > 有廠商進行泡水實驗,將破碎光電板放入魚缸7天,魚隻全部存活。 問題點: 1. 樣本與實驗時間太短:7天對於檢測慢性毒性風險來說過短,不足以證明「完全無毒」。 很多毒性反應為慢性累積性(例如:微量重金屬、水中有機污染)。 存活 ≠ 無害,未檢測行為異常、生殖系統影響、生長速率等指標。 2. 沒有公開詳細數據:這類實驗若未經學術機構或政府機關公開審查、且未列出完整數據與毒物檢驗報告,其可信度與代表性值得質疑。 3. 魚缸環境與自然環境不同:靜止水域與真實魚塭、海洋動態條件不同,腐蝕速率與釋出模式會差異很大。 --- 🔍三、「颱風落海不會有問題」的結論跳太快 文章說法: > 不應直接推論「魚會吃進毒物」,短期內不會對魚造成危害。 問題點: 1. 混淆「傳言誇大」與「無風險」兩件事:即使傳言誇張,但也不等於「完全無風險」。文章在反駁謠言時,直接跳到安心結論,沒有中間風險分析的層次。 2. 忽略微粒與塑膠污染風險:破碎太陽能板的封裝材料或背板若掉入海中,有機會形成微塑膠污染源,魚類吃下碎片是合理疑慮。 3. 魚會不會吃進異物? 魚類確實會誤食異物,尤其塑膠或閃亮的碎片(已有大量海洋誤食塑膠案例)。 是否「吃進毒物」雖需進一步證明,但單靠「不應直接推論」來否定風險,並不科學。 --- 🔍四、強調「淡水無害,鹹水才有風險」不完全正確 文章說法: > 對淡水魚池來說,污染風險極低;但若長期棄置在鹽水池,才有風險。 問題點: 1. 淡水也會導致材料劣化:EVA與其他有機膠材在潮濕、高溫環境下也會釋出物質(例如醋酸乙烯),不是只有鹽水才有腐蝕作用。 2. 忽略 pH、溫度與水體靜止程度影響:不同條件下的分解速率、污染風險都不一樣,不能簡化為「淡水=安全,鹽水=有風險」。 --- 🔍五、可能的資訊來源偏誤(conflict of interest) 1. 資料多來自業者或政策單位:如太陽能產業協會、推動辦公室等,其出發點可能是為了維護產業形象或穩定社會觀感。 2. 缺乏中立或環保單位觀點:若要全面評估風險,應納入環境團體、水產檢驗機構或第三方研究機構之說法。 --- ✅總結:這篇文章的錯誤資訊與邏輯盲點如下: 1)錯誤資訊 太陽能板「無毒性」的說法過度簡化、誤導大眾對材料構成理解。 2)簡化推論 將短期魚缸實驗直接推論到大規模環境與食安風險。 3)誤導性結論 傳言誇大 ≠ 沒有風險,文章結論跳躍、未呈現中間風險可能性。 4)忽略多種污染類型 未考慮微塑膠、重金屬、環境荷爾蒙等非急毒污染來源。 5)單一觀點 資訊來源過度偏向產業與官方,缺乏中立環保或公衛角度。2025-09-17 11:36:12
7這女的真可怕,多米加油2025-10-19 18:31:35
8其實錫蘭真的不用屌這些人講了什麼 畢竟在台灣,有些低能就是只要跟他們立場不同就要抹黑、圍剿或批鬥 已經無關乎國籍或是種族了 所以只要聽到一點不順耳的評論 就先貼標籤再群起攻之 目的就是要消弭,甚至同化這些異音 就只是這樣而已。 然後你剛好有血統跟口音上的點可以讓他們攻擊2025-10-31 20:32:27
9男女都有提到啊?哪裡厭女?2025-10-31 12: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