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1.若與習近平見面,準備談什麼?
鄭麗文:兩岸和平
記者:那你要如何說服習近平不武力犯台?
鄭麗文:這不是一個說服不說服的過程
目前台灣民意是希望兩岸和平但不支持統一,明顯與習近平的目標相悖。而鄭麗文也沒有要以改變習近平武統台灣為會談目標,所以兩岸和平還能談什麼?不就是台灣自己選擇和平統一,習近平就不會武力犯臺,這也呼應鄭所說的「這不是一個說服不說服的過程」。
2.不贊成增加國防預算到GDP 5%?
鄭麗文:沒有任何國家的國防預算達到5%也沒有國家願意。難道他們就放棄了保衛國家的決心?
這根本就是話術。其他國家預算沒有投入增加當然不等同於放棄或沒有決心(更何況記者已經駁斥,目前北約打算提高國防預算),但這樣台灣要如何有效提高防衛的能力?在中國持續提高國防預算並更深入滲透台灣的現況下,相對來說預算不增加不就是退步或變弱嗎?鄭麗文的決心不就只是嘴上說說?如果鄭認為預算增加無益於保衛台灣,那應該要證明增強保衛台灣能力與預算無關,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再者,台灣提高軍事預算,不是為了爭奪市場、殖民地、資源,也不是把中國當成實力相當可相互毀滅的假想敵⋯⋯台灣的目的是保衛自身、提高中國發動戰爭的成本。與軍備競賽的歷史前提完全不同,鄭麗文的邏輯完全不通。
記者是民主制度中的第四權,協助人民監督政治人物,無論如何,鄭麗文應該具體回應,說明你會怎麼做,並說服大家接受你的論點。身為政治人物、黨主席,不應該只是一直跳針「自己不認為如此」來堵記者的質疑。 | 2025-11-01 07:2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