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奇怪了,70歲以上肇事有多少?那不乾脆禁止賣酒? | 2025-05-20 11:38:08 |
| 2 |  | 不行的啦 ,搬去中國,黃怎麼跟TSMC買晶片? | 2025-05-24 12:17:05 |
| 3 |  | 取消漢人稱謂,你可能以為這是賴自己的想法,但卻是台灣史的發展必然的現像。台灣史這一塊,發展不過二十多年,以前是沒有的,以前只有中華民國對這新得之地的一廂情願的想像,許多的史料也正在被挖掘中。
漢人的定義其實是很混亂的,在中國就是如此,中國的漢人與中國一樣,都是近代的產物,至少是近代才開始出現統稱,不會比「華人」早多久。
海外稱為唐人街,台灣稱唐(長)山人,就是沒有人稱漢人街。對台灣而言,漢人也差不多是上個世紀國民黨帶來台灣的,等同如閩南語一樣的存在。台灣稱唐(長)山人,還是獨立於所有的海外華人的自我稱謂,只有台灣會自稱唐(長)山人,下南洋的人不會稱自己是唐(長)山人。為何?因為以前那些被漢化的平埔族不知道要怎麼稱自己。
日本人來台以前,台灣沒有人稱閩南語,而是稱河洛話(或鶴佬話,仍有爭議)。日本人來了以後,因為全島交通一體,開始稱為台灣話。
國民黨來了,因為要統戰台灣,才開始稱台語為閩南語。整個南洋就稱為福建話。而老一輩的人在南洋,也是一樣,並不稱自己的話為福建話,而是稱漳州話,廣府話,昭安話等。開始稱福健話,也是跟大中華主義有關。
漢人與華人一樣,與閩南話或福建話一樣,都是時代的政治性產物,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想要一直以漢人,閩南話來稱呼相對應的概念,則是舊帝國本質的大中華主義思潮在面對現代國家與社會的反動的建構。
台灣本地人其實大多數是平埔族漢化而成。希望不再被稱為漢人是一種趨勢,也符合歷史 。
台灣是在光緒後,才開始有大量漢人來台,之前不管從法律,地理氣候人文等因素,都是讓人畏懼的地方,來台的真的是少之又少。
國民黨以前提供的歷史,跳過所有的不可能,以一句"仍有大量的漢人偷渡來台",經不起檢驗。
但是對歷史這一塊沒有接觸的人,只存在處於大中華主義對台灣的解釋的歷史觀,會覺得不適。我是理解的。大樹雖然對這塊不熟,而以舊帝國對台灣的想像當真實歷史,但對旅外的中國人而言,已經是不錯的了。 | 2025-05-28 07:22:38 |
| 4 |  | 在台灣住慣了,回祖國反倒忘了自己是誰了。 | 2025-06-28 13:30:27 |
| 5 |  | 中國人為了國家可以犧牲孩子。果然真的是中國人,了不起的中國文化。 | 2025-09-01 18:06:37 |
| 6 |  | 小薇啊,你的國家需要你閉嘴保穩定合諧,你就偏閉不起來,誠意不足。 | 2025-09-01 18:04:12 |
| 7 |  | 有一方不想對話,就會對不起來。 | 2025-09-14 09:03:38 |
| 8 |  | 大馬的媒中大部分是親中的,或是中國黑手的,類似台灣的中時。印尼的也是 | 2025-11-05 21:00:45 |
| 9 |  | 流量和購買力不是成正比的,特別當流量來自中國,那就完了。 | 2025-11-12 13:0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