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如果你看过那一期节目,就能理解这个约克了。因为我自己也久久不能释怀——那笑声刺耳、令人印象深刻。
在马英九时代,我对台湾还有不错的好感,自由行去过台北旅行,好感度是正的。
后来火烧车事件被政治化操作,那多出来的好感也随之被抹去了。
再到那一期政论节目之后,好感度彻底变成了负数。
我当然知道,火烧车事件的处理方式并不代表所有台湾人的态度;而疫情期间的那一期节目也不过短短几十分钟,不该凭此片面地评价一个人。
但“好感”这种东西,一旦消失,就很难再寻回来了。 | 2025-11-06 00:21:33 |
| 2 |  | @Eden.Wang.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改变本身没有问题,妄下定论当然也不对。
但我想说的是——对于过错所造成的伤害,情感上并不容易释怀。
你提到监狱中犯人的例子,出狱后改过自新,本身无可厚非,也确实应该如此。
然而,是否也该向被害者道歉?而道歉之后,被害者就必须原谅与接受吗?若将这种原谅视作道德义务,那便成了道德绑架。 | 2025-11-06 01:28:34 |
| 3 |  | 虽然不是武汉人,但我也对那个画面不能释怀。即使理智上知道应该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但情感上做不到。继续观察,希望是我自己狭隘了。 | 2025-11-10 00: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