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亡 的留言

留言時間

留言頻道

  1. BBC News 中文 7 影片有留言,共 7 則與回應 0 則
  2. 陳老師來了 6 影片有留言,共 6 則與回應 0 則
  3. DW 中文 - 德國之聲 2 影片有留言,共 2 則與回應 0 則
  4. 寒國人 2 影片有留言,共 2 則與回應 0 則
  5. 自由追新聞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6. 民視新聞網 Formosa TV News network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7. 怪事先生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8. 鏡新聞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9. 不禮貌鄉民團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10. 三立新聞網SETN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留言標籤

  1. 泛綠 有 4 則留言
  2. 泛藍 有 2 則留言
  3. 泛紅 有 2 則留言
  4. 泛白 有 1 則留言
  5. 台灣立場 有 1 則留言


排名影片內容時間
1說實話,僅限制留學生這點,不是只針對中國一家,亞裔都受影響,臺灣人就不受影響嗎?只不過川普似乎又爛尾了~2025-06-01 17:52:41
2你從美國開得壞頭就可以知道,迴歸傳統是現象~大體可以認為,人民對現狀不滿的表現2025-06-02 17:04:39
3類似于無人物流、快遞、甚至外賣業務還是有一定特殊性,例如,它只能在固定的路線做重複的工作,而並非可以智能地自由選擇路線,例如碰到堵車時候,固定路線並非是最優解的時候,反倒會讓運輸變慢,也或遇到暴雨、嚴寒等極端天氣,計算機系統的反應與處理突發狀況的能力,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檢驗,而且在處理突發狀況還是需要在線人工處理,實際效果只是在l3到l4之間,似乎離人們期待如科幻電影一樣的場景還是有一定距離的,的即使馬斯克也還未真正做出突破2025-06-06 20:49:46
4如今印尼国家队哪弱补强哪里,谁知道怎么全世界都有印尼血统~看来没少为欧洲贡献育龄女性~话说,台湾连亚洲男足世预赛第二阶段小组赛都晋级不了,还有13脸笑话中国男足?2025-06-09 14:47:22
5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是常年做出巨大犧牲與讓利的結果,所以,才有了部分不可替代性,也正是短期不可替代,才能在中美談判中有自保的本錢,所以,利弊很難去簡單評說,還是留給歷史學家們吧2025-07-09 15:37:21
6再次恭喜臺北隊奪牌,畢竟乒乓球的獎牌差不多都是中國隊計劃內的,所以,台灣選手還是蠻厲害的~我以為只有日本選手在乒乓球比賽中可與中一戰,但比賽就是比賽,上升到守衛自由民主就有點扯,我是覺得體育不應該參雜更多政治因素,而且中方說台灣違反賽場規定,應該讓對方拿出實證,這樣似乎更有說服力一些,否則一味只強調對方欺負你,用情緒代替邏輯與理性,就未免讓人想起祥林嫂~最後,島內認為,民主價值觀可以活過川普任期嗎?我還是蠻捏把汗的2025-07-24 16:27:58
7袒胸露乳vs袒胸露臂2025-07-24 19:32:18
8我是覺得,對於老百姓,民主自由可能是重要的,但是,錢包鼓癟似乎更重要~2025-07-27 01:13:07
9若是老共真的那麼神通廣大,直接在去年讓國民黨甚至小草贏大選就好了,何必給自己製造這麼大的麻煩呢?歷史在反復告訴大家,搞政治不能走極端,你看看韓國尹錫悅就知道了,說到底,反共反到失去了腦子,脫離了現實,先爆的肯定是自己,若是真的開戰,受害的只能是島內底層,不會是民進黨、國民黨的骨幹,更不會是賴總統,而台灣死活跟trump真的有關係嗎?所以,不要被別人慫恿,願上帝保護熱愛和平的人們2025-07-28 02:17:51
10其實,說到底,綠色居然有信心去藍色根據地搞事,說明互聯網炒作讓自己自信心爆棚,誤判了形勢,嚴重低估且輕視了藍營在本地的多年深耕與人脈社會關係,再次證明,互聯網畢竟只是虛擬空間,互聯網≠現實,而年輕組群也代表不了整體國民2025-07-31 01:06:43
11說到底,川普想自己來吃半導體產業,而絕不是讓台灣一家獨吃,尤其集成電路與人工智慧又有交叉,決定了ai的上限,本質涉及美國領導權,甚至國家安全,所以,以川普的性格來看,豈容他人來分羹?想讓川普鬆口,就用台灣祖產去買高風險的超級長期美債,當然,台灣當局自然認為美債是最香的,安全的很~2025-08-01 14:19:09
12黃皮膚,黑眼睛的Nazis ?未免有些太歡樂了~不過我相信,八爺們肯定是maga這一掛的,如今國際大環境復古風在西方勁吹,而這股陰風是早晚會吹到東亞、東南亞,乃至亞洲的,只不過我還是認為,作為黃種人做這等傻事,在以亞洲民主典範的台灣出現還是蠻讓人驚訝的,而台灣原住民同樣受過法西斯軍國主義侵略之苦,難道這麼快就忘記了?而且更諷刺的是,軍國主義日本同樣反對白人至上延伸出的白人霸權、以西方為核心的霸權~~這個估計八爺它真不知道~2025-08-06 18:09:11
13還是那句話,若是你的道德水准與價值觀拉低到跟中共一個水準,那麼你本質做的事就是在反對自己呢~而納粹法西斯本質同樣也是反人類,所以,你們還是支持咱們八爺用魔法打敗魔法嗎?2025-08-08 00:39:42
14首先,我覺得不好笑,台灣手裡明明有關鍵生產要素集成電路,卻偏偏跪著就輕而易舉地把晶片與自己的命運交給川普了,那我覺得全民自然要為選擇付出代價,不過實事求是的說,從臺灣的經貿關係、產業結構、出口結構、市場規模來看,整體經貿是處於弱勢地位的,但根子實則還是國際地位太低,舉個例子,你看俄羅斯經濟體量可能還不如一個廣東省大,但川普搞定的了俄羅斯嗎?你不能跟西方主要國家建交,自然就不能去簽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互利協議,更不可能加入國家間組建的區域經濟同盟,而之前又依賴的中國經濟,而如今卻一面倒向美國,那麼就等於說,跟中國徹底翻臉,在安全與經濟上全部依賴美國,那麼你跟美國還有什麼討價還價的資格呢?況且以川普的做派自然會吃定投懷送抱的你,卻絲毫不感覺愧疚與不好意思,我想這並不是多好深的問題,而是智商問題2025-08-10 11:39:50
15不謙虛的說,我早在賴總統上臺公開表明兩岸政策時候,就開始呼籲讓他回到蔡時期的政策路線上來,否則他這種泰迪行為肯定會出問題的,時間過去並不長,你看結果怎麼樣?但是,反過來再看,台灣內部的問題是孤立個例問題嗎?顯然不是,而最沒資格批評臺灣的,恰恰就是如今的美國,你要知道亞洲盟友內部產生的一系列變化,本質都是源於受到美國政局的根本變化影響,更直白地說,如今台灣、甚至南韓出現的政局不穩,實則都是美國政治的縮影~就拿台灣而言,你要知道賴清德的施政路線完全是緊跟、臣服、服務於maga的美國優先,所以台灣問題只是美國政治的縮影,說實話,從民主的角度來看,台灣還要優於美國~因為至少台灣還能保證國家政權和平、平穩的交接更替,而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甚至都不敢再稱為自己是民主國家~所以,歸根結底,別再緊跟川普胡來才是正途2025-08-15 11:56:46
16川普又鼓掌又提前伸出手,一副獻媚的樣子,兩大黑幫首腦聚集在husky 的老家2025-08-16 06:12:52
17站在中國的角度開分析,我個人反倒覺得,俄烏戰爭繼續延續,可以給北約內部製造出越來大的分歧,而只有這樣才對中國自身最有利,因為至少從現在看中國是不能接受俄羅斯戰敗的2025-08-29 03:05:51
18我以為他們會說自己是日籍~中華民國本質只剩一個空殼,而民進黨黨章裡是明確闡述台灣獨立立場的,僅這一點就表明了民進黨的歷史觀2025-09-17 01:20:43
19氣話可以當真嗎~若真的被赤色完全統一了,可能這些災民受災後想發出自己聲音都沒可能了吧?但是,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如今賴政府在島內的一系列施政堪稱災難,很難說發展到如今天怒人怨的地步是天災所致還是人禍所害,所以,水能載舟更能覆舟,我勸告賴政府,輕民生重意識形態只有死路一條,但同時,我在民聲中又聽到了團結這個關鍵詞,你要知道一旦兩岸開戰,島內真正的抵抗力量恰恰就是這些如今受災的人民2025-10-07 19:02:24
20我的觀點已經在多個頻道表達過了,所以,也不想多廢話了,坐等結果,我自信自己說得全中~只不過忍不住想說一下,如今川普在中美對抗的過程中更像是一個脫光衣服的小丑~底牌都已經讓別人看光了,他還有什麼王牌可打呢?在我看來,中國的伎倆就是在給川普本人極限施壓,在巨大的國內政治壓力,以及中國施加的經貿壓力下,你覺得川普能扛得住壓力嗎?我覺得,他真不行~他遇到巨大阻力與輿論壓力,通常會選擇退讓,我說的~不信咱們接著看吧,而站在歐洲的角度,碰到意識形態相左的兩個紅鬼,你們理應站在中間,自主做出戰略選擇,僅靠哪一邊都是靠不住的,而川普很大可能敗於自身的認知缺陷~2025-10-19 00:39:06
21我能理解你,我說真的2025-10-19 18:50:09
22不是自誇,事後諸葛亮~maga不喜歡賴總統,是我一直的論調,而且我很早就指出美國要的並不是麻煩製造者,而事實又如何呢?所以,得到這種評價並不意外,而且以賴大總統近期的連續民調來看,外部勢力想支持都很難吧~而在這種民意體現下,即使日本右翼再想挺,都會勉為其難呢2025-10-25 19:01:58
23我覺得,梅茨之所以可以得勢上台,就是因為默克爾那套懷柔、擁抱政策失敗了,它既不能阻止俄羅斯侵略,又遏制不了中國崛起,事實就是默克爾是天真的,哪怕她在位的時期是德國經濟增長最快的時候,而這種經濟成就是建立在能源依賴俄羅斯,市場依賴中國的基礎上達成的,何況如今川普在破壞全球化體系,世界進入了高關稅時期,所以,德國調整之前的政策是必然,但顯然需要時間,所以一味選擇強硬只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而已,一邊談判,一邊為翻臉做準備同樣適用於歐洲,也是歐洲基於現實與理性的做的必然選擇,因為梅茨也需要選票的嘛,就這麼簡單~2025-11-01 22: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