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黃想表達是 都沒發現 等同來去自如 ,
比發現 停職還遭 ,這樣 以後要怎麼說服別人 你下個用的沒問題... | 2025-05-21 19:13:27 |
| 2 |  | 不挺法庭直播 就很假 跟 檢察官不能全程公開詰問過程一樣 剛好 87趴像 , | 2025-05-23 05:54:29 |
| 3 |  | 現在可能比以前,還需要廖添丁,但如果真的出現第一個就要被指成中共同路人了 | 2025-06-07 12:05:25 |
| 4 |  | 其實 我很期待執政黨 也用這種影片 來告訴人民幾年來做了甚麼 ... | 2025-06-08 21:10:35 |
| 5 |  | 我比較相信弊大於利的是 執政方面 所以 才會主動 提出辯論。 擔心隱私方面, 我是覺得只要是公眾人物 政治人物 與法律人物 都 應該公開 審理,因為他們本身就對公眾有影響力。 所以 政府針對這幾類公開透明才是 利大於弊,而非 拿 一些特殊案例 當擋箭牌。 | 2025-06-11 21:14:37 |
| 6 |  | 不是落後 是權力傲慢。不然就是找一些理由來因噎廢食。 | 2025-06-12 19:15:50 |
| 7 |  | 核廢料?? 老實說 那些 用貪 綠電的錢,我就不相信 國土夠大的國家不收,只是想那些錢 沒貪下來可惜而已 | 2025-05-26 22:17:25 |
| 8 |  | 他們真的太忙了 ,忙著計算選舉 鞏固政權,規劃親友分割 台灣價值,無暇顧及。其實只要順著在野民意 反省著手 就不會有更激化的聲音, 畢竟 其實我們真的不喜歡對面的制度跟控制言論,但去過對面的都會知道台灣的建設空轉,政策規劃上不了臺面,只怕到時比 澤倫斯基 還沒籌碼。 | 2025-08-22 07:05:07 |
| 9 |  | 政治人物本來就是 用理念跟共感 吸引支持者,不管刻意與否,不只是 柯文哲 用這種方式 ,其原因就是因為選舉制度 本來就需要 人民給予信任票
重點是宣揚理念跟共感後 是不是 言行合一, 後面有沒有因為得到權力後履行諾言,不然我們可以訂立新政治慣例,參選人一旦選上 就根據政見做公證信託, 給出條件一旦 違反承諾 繳出所有 等價賠償人民,但我覺得應該很難實現。某黨今天 會喪失 支持 就是因為持續的違背承諾而流失。這本來就該是 一個民主政治的機制。 | 2025-08-31 09:45:03 |
| 10 |  | 愚蠢 ,派艦隊過來台海 不就等於公認危險 ,普丁 民選上來說 真的不是獨裁者, 而是制度上 讓總統權力獨裁, 如果依照邏輯 那也可以說 目前台灣總統也是獨裁者。 | 2025-11-05 08:24:06 |
| 11 |  | 當時通膨計算感不上 執政黨讓國家 通膨 替代所得都貶值了 | 2025-11-05 20:1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