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q9g 的留言

留言時間

留言頻道

  1. 卡提諾狂新聞 4 影片有留言,共 4 則與回應 0 則
  2. 不禮貌鄉民團 3 影片有留言,共 3 則與回應 0 則
  3. 中時新聞網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4. 柯文哲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5.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6. 中天新聞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0 則

留言標籤

  1. 泛白 有 8 則留言
  2. 泛藍 有 2 則留言
  3. 泛綠 有 1 則留言


排名影片內容時間
1這個報導有加入很多個人記者的行為,網路言論,真的像你們報導的這樣? 推論的這樣,現在記者都是名偵探了嗎?2025-05-21 00:39:00
2我覺得志祺算很中立 只希望能靠政府好好檢討2025-05-26 08:38:07
3🇹🇼 台灣人民真正關心 vs 政府實際作為(2024~2025) 🔥 人民真正痛的問題 🏛 政府實際做法/狀況 💬 評語 💸 低薪+高物價 最低工資調整幅度小,2024基本工資漲至27470元;但物價、房租、便當都漲更快 工資追不上通膨,年輕人領薪水像在「倒貼」生活費 🏠 高房價,買不起房 政府喊「打炒房」多年,但投資客還是有辦法鑽漏洞,房價高檔盤旋 青年住宅不夠、申請難,根本不解決問題本身 🚌 交通混亂、道路危險 道安會議一年幾次,機車友善城市喊很久;事故率仍居高不下 台灣交通體系「開車的覺得危險、騎車的覺得被欺負、走路的更沒路走」 👶 生小孩成本高、不敢生 生育補助逐年調升,但托育資源、職場制度沒跟上 金錢補助只是止痛藥,根本問題是社會壓力和支持系統不足 👴 老人照護壓力大 長照2.0推了多年,但人力不足、申請困難、品質落差大 家庭還是自己扛,補助申請像填一堆公文在打怪 💻 工作難找,學用落差大 高教體系與產業需求脫節,年輕人學的跟職場要的對不上 有學歷卻失業、或只能領28K打工,是普遍現象 🏭 產業過度集中科技業 政府鼓吹半導體護國神山,但傳統產業、服務業資源有限 整體經濟長大了,但小老百姓感受不到,叫「M型社會」 🌳 環境惡化,空氣污染 每年空汙季都說「比去年好一點」,但民眾還是吸灰塵 中南部尤其嚴重,政策常因選票與財團壓力無法硬幹 🧑‍⚖ 司法不公、違法免罰 黑道、貪污、酒駕常常輕判;一般人違規一堆罰單 有權有錢就能解決,沒錢的人只能吞 🎓 教育資源不均 城鄉差距大、升學壓力重,素養教育喊口號 教育政策變來變去,學生跟老師都疲乏 ⚖ 政黨鬥爭多、實事少 國會成了吵架場,實質法案難推,民眾看戲疲乏 每次爭法案都變成藍綠互鬥,人民是看戲者 📌 加碼兩項你可能很有感的: | 🚨 政策透明度 | 許多「看起來很厲害」的政策(主權基金、半導體大戰略)都沒講清楚錢怎麼用、誰監督 | | 🧳 外交成就 vs 國內失衡 | 政府常說「國際認同我們」,但人民會問:「認同了,我生活有變好嗎?」 | 🧭 那怎麼辦?人民能做什麼? 認清問題本質:很多問題不是哪一黨能立刻解決,而是體制與文化病。 選票要精準:選人時不只看嘴巴甜不甜,應看他有沒有提出「針對問題的實際解法」。 監督永遠要做:不分黨派,誰當選就盯誰,把問題講出來,聲音夠大才會怕。 地方選舉也很關鍵:很多問題其實是縣市長、議員能處理的,比如交通、空汙、社宅。2025-07-01 01:49:53
4他回去幹嘛?2025-07-11 23:29:56
5所以目前是民進黨執政嗎? 我以為是馬英九2025-09-01 14:21:50
6可以這樣開玩笑?2025-09-06 18:23:26
7高端疫苗?2025-09-09 13:39:56
8我從沒看過賴清德開直播說啥2025-09-09 22:32:29
9這部裡的人智商加起來有180嗎2025-09-24 00:29:28
10哈哈哈超棒的👍2025-11-12 13:28:24
11沒有一萬我會餓死2025-11-17 18: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