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1)是蔣公佔最大的功勞,不是經國先生偽史謊言看太多的後遺症!
蔣公大恩且無過於台灣人才是史實,其功績如持續行憲民主地方自治台灣耕者有其田等政策,和光復台灣前的抗日剿匪包括戡亂戰爭失利遷都台北在台灣的全面建設特別是教育,衛生醫療及產業及經濟建設與貢獻,至今遺澤兩岸中國人
注意:十大建設是民國56年(1967)前後陸續規劃,約民國60年開工,期間中華民國的總統是老蔣總統,蔣經國只是國防部長(1969年升任行政院副院長),所以十大建設其實主要還是老蔣總統執政時的成就,後於民國68年(1979)小蔣當總統全部完工。
ps 以上建設需要龐大的工程科技人才和龐大的財源及負責規劃的財經首長(嚴家淦,李國鼎,孫運璿),都是老蔣總統/國民黨政府在1930年~1970年代這40年間陸續在中國大陸及台灣培養累積的人才庫。
如果老蔣總統的執政方式是延續日殖政府或和中共老毛ㄧ樣,則台灣不可能創下經濟奇蹟更不可能成為科技強國,台灣要有台積電只能作夢。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H6Bgiecuy/?mibextid=oFDknk
延伸閱讀:....
備註1:民國58年前,經國先生主要工作在國防部、退撫會及救國團。https://www.facebook.com/100068455899536/posts/173761441582385/?d=n
...
史實2、...民國34年(1945)孫運璿被派任來台參加電力接收工作,出任台灣區電力監理委員。1950年升任總工程師,1962年升任台電總經理。之後聯合國所屬世界銀行看中孫運璿領導台電的傑出表現,1964年聘他做奈及利亞電力公司的總經理。
民國56年(1967)蔣公召回孫運璿出任交通部長,任內規畫北迴鐵路、中正機場、台中港、蘇澳港、鐵路電器化、南北高速公路等重要建設(十大建設)。民國58年(1969)孫運璿接掌經濟部,當時的台灣經濟已發展到一個階段,要升級,則必須擺脫勞力密集,提升科技水準;因此政府瞄準兩項目標,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及製造積體電路(備註3)。 | 2025-06-08 05:38:40 |
| 2 |  | @吳憶萍-w8l 查核史實無能的民進黨韭菜!史實之一老蔣才是臺灣人的救星,結果救星被民進黨各種抹黑,李登輝,陳水扁與菜英文才是詐騙屎祖,賴清德是賣台癩皮大王!
#史實之二皇民漢奸台灣人包括長老教會、共諜等都是228的主凶,策動殺害一千多名無辜外省人在先,首謀之一謝雪紅就是共產黨的共諜,策動228成功後逃回大陸成了共黨高層, 民進黨林佳龍還稱讚謝雪紅的27部隊是民主先鋒,民進黨才是應該被推翻的台灣法西斯
還有,沒有蔣公8年抗日戰爭勝利光復台灣,台灣人會繼續當日本殖民地賤民農奴跟慰安婦,懷念日據時代的的皇民漢奸台灣人看樣子很喜歡及希望你們的奶奶,媽媽,老婆,女兒當日本軍人的慰安婦,不然怎麼會一直詆毀大功保衛建設造福台灣人的蔣公/中國國民黨? | 2025-06-20 06:43:48 |
| 3 |  | 黃浩浩 你也受了誤導,兩蔣時代台灣人從來沒有不民主不自由或威權獨裁過,這些完全是違反史實的栽贓污衊名詞,因為偽史謊言偷換概念,把抓分裂國家的叛國共諜及台獨等於白色恐怖等於威權獨裁統治。
如果抓分裂國家的叛國賊是威權獨裁是白色恐怖?那一樣抓及判刑分裂國家叛國賊的美國、歐洲、全球200多個國家個個都是威權獨裁國家!
同樣的邏輯,80年代及以前抓追求獨立的北愛爾蘭的英國是威權獨裁國家,2016年抓進行叛國獨立公投的加泰隆尼亞之西班牙,一樣是威權獨裁國家才是啊!不是嗎? | 2025-06-30 23:22:33 |
| 4 |  | 3)M回應黃柏翰留言: 中國 (中華民國)於民國34年10月25日光復台灣,民國35年3月開始在台灣實行民主選舉(你所謂的民選),至今超過79年,請去查核閱讀提供正確史料的書刊!
史實是沒有蔣公/中國國民黨率領中華民國國軍等外省人對日8年艱苦抗戰勝利,光復台灣實行民主選舉,在民國38年底戡亂戰爭失利遷都台灣,全心保衛建設台灣之餘,仍然在台灣持續執行民主憲政,進行包括地方自治的民主選舉,過去79年來,台灣不會有黨外政治人物及舔跪美日的皇民漢奸與台共組成的貪腐賣台民進黨政客,透過民選從政而當上中央總統與國會議員(國大,立委,監察委員))和地方縣市首長及省/縣/市議員和村里長的機會!
轉:1945年10月25日起,中國(中華民國)接管收回中國清朝戰敗被迫割讓的臺灣與澎湖後,成立臺灣省。1946年,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舉行各鄉、鎮、市民代表普選,是臺灣第一次的普選,約240萬宣誓公民參與選舉。之後該鄉鎮市民代表也間接選舉選出各縣縣參議員(備註),而縣參議員則選出名額為30名的台灣省參議員(參選人高達1,180人)。
. 臺灣省縣市參議會:成立於民國35年3月15日(1946),l 臺灣省各縣市參議會,依據「縣參議會組織暫行條例」規定,採間接選舉,由各該縣之鄉鎮縣轄市民代表會及職業團體分別選舉各該縣之參議員組成,各市參議會則依據「市參議會組織條例」規定,由市公民及職業團體分別選舉市議員組成。l 當時全省共計選出縣市參議員523人,任期2年,連選得連任:https://web.cec.gov.tw/central/article/18789
. 臺灣省參議會:成立於民國35年年5月1日(1946),於1951年12月11日改制為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會址位於臺北市南海路、泉州街口的原臺灣教育會館。該參議會為臺灣省議會的前身,是戰後初期臺灣省最高民意機構: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7%9C%81%E5%8F%83%E8%AD%B0%E6%9C%831
以上來源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emaNQVyMu/?mibextid=oFDknk | 2025-07-06 16:53:34 |
| 5 |  | 2)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主憲政發展簡史@民國114年2月10日
~
補充易明克先生貼文 ”先總統蔣公逝世五十周年紀念(二)”中,關於蔣公在台灣進行民主建設的相關歷史:
1)民國34年10月25日(1945)台灣光復起,中國(中華民國)接管收回1894年甲午戰爭中國清朝戰敗被迫割讓給日本殖民50年的臺灣與澎湖後,成立臺灣省。1946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舉行各鄉、鎮、市民代表普選,是臺灣第一次的普選,約240萬宣誓公民參與選舉。之後該鄉鎮市民代表也間接選舉選出各縣縣參議員(備註),而縣參議員則選出名額為30名的台灣省參議員(參選人高達1,180人)。
備註1:
. 臺灣省縣市參議會:成立於民國35年3月15日(1946),l 臺灣省各縣市參議會,依據「縣參議會組織暫行條例」規定,採間接選舉,由各該縣之鄉鎮縣轄市民代表會及職業團體分別選舉各該縣之參議員組成,各市參議會則依據「市參議會組織條例」規定,由市公民及職業團體分別選舉市議員組成。l 當時全省共計選出縣市參議員523人,任期2年,連選得連任:https://web.cec.gov.tw/central/article/18789
2.1)台灣的民主建設是與當時的中國大陸同步進行,#也就1947年行憲前的1946年(民國35年),蔣公/中國國民黨政府就開始在兩岸中國同步進行臺灣省各縣市參議員與台灣省參議員(備註)的民主選舉,非中華民國中央政府1949年(民國38年)撤退台灣後的1950年才開始進行民主選舉(地方自治)。其中這批包括本省台灣人選出的37位省參議員,是之後到南京參加制定並三讀通過中華民國憲法的18位代表台灣人的制憲國大主要成員!
備註2:
. 臺灣省參議會:成立於民國35年年5月1日(1946),於1951年12月11日改制為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會址位於臺北市南海路、泉州街口的原臺灣教育會館。該參議會為臺灣省議會的前身,是戰後初期臺灣省最高民意機構: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7%9C%81%E5%8F%83%E8%AD%B0%E6%9C%831
2.2)另外,省參議院先後改組為臺灣省臨時議會/臺灣省議會/臺灣省諮議會,從1951年起,每4年民選,直到1996年李登輝毀憲亂政修憲廢除省政府前,含前身省參議員等總共民選15屆台灣省議員: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7%9C%81%E8%AD%B0%E5%93%A1%E5%88%97%E8%A1%A8
. 臺灣省參議會(一屆):1946/5/1~1951/12/11
.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三屆):
1951/12/11~1959/6/24
. 台灣省議會(十二屆):1959/6/24~1998/12/20
#臺灣省諮議會(共七屆):
1998/12/20~2018/6/10
2.3)1998年第十屆臺灣省議會解散後,另有李登輝唬弄國人掩蓋叛國台獨目的所成立的省諮議會,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備註3:
.#臺灣省諮議會,前身為「臺灣省議會」,在立法院於1992年全面改選前,乃臺灣實施精省前的省政最高民意機關。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7%9C%81%E8%AB%AE%E8%AD%B0%E6%9C%83
備註4:
而中央最高民意機關則為第一屆(1948)及民國58年(1969)開始定期民選的增額/僑選國大及立委(各為七屆、三屆):https://art.archives.gov.tw/Theme.aspx?MenuID=609
3.1)民國35年(1946)的制憲國民大會臺灣省代表選舉,採間接選舉方式,由各縣市議會以及各代表協會組織推舉候選人,並經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核定後,由臺灣省參議會投票決定。
3.2)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國大代表)於民國36年12月25日本在首都南京完成制定與三讀通過實行《中華民國憲法》後,臺灣也做為一個選舉區進行了三種國會議員的選舉:
1.1947年中華民國國大代表選舉(第一屆)
2.194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第一屆)
3.1947年-1948年中華民國監察委員選舉(第一屆;間接選舉)
>>>
以上節錄自下列連結: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9%81%B8%E8%88%89
ps
綠共民進黨側翼公司控制的台灣正體字中文維基百科內容,常常夾雜扭曲歷史等明顯污衊蔣公父子/中國國民黨的偽史謊言,每每更正後還是會被還原成造假歷史與謊言敘述夾雜的內容,本人非常不齒!
fb貼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emaNQVyMu/?mibextid=oFDknk
此line貼文連結:
https://linevoom.line.me/post/1173918623640685127
易明克先生貼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FPeTLhzk/?mibextid=oFDknk | 2025-07-06 16:52:19 |
| 6 |  | 1)YLW:0.8%不錯了吧!
#台灣面積只佔民國時期中國大陸面積的0.37%而已。
照他這樣說,#美國憲法也不能代表阿拉斯加、德州及加州等美國37州(美國憲法制定,一開始也只有13州的代表參與,能說今日的美國憲法不符合民意嗎?)
@文嚴承:剛剛一直看不懂吳思瑤說0.8%什麼意思,點進去看才看懂,她是說台灣省制憲國大代表只佔全體代表的0.8%,所以“中華民國憲法”不足以代表台灣民意?
中華民國本來就不等於台灣阿 www 中華民國很多省,台灣是志願加入中華民國,成為中華民國台灣省,謝謝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5ZeitA4LW/ | 2025-07-06 16:50:49 |
| 7 |  | 92共識確實是一中各表,邱毅不要舔共舔到故意篡改歷史 | 2025-10-19 03:11:38 |
| 8 |  | 我第一次稱讚中共領導人 | 2025-11-02 09:53:33 |
| 9 |  | 不過鈞鈞分析得不錯,希望她保持目前狀態(略紅化我可接受),但若紅統化開始學館長或蔡正元拿中共偽史觀抹黑國民黨或兩蔣,我就會瞧不起她了 | 2025-11-02 13:2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