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明居正的評論並不夠全面、客觀公正。 | 2025-05-12 15:23:57 |
| 2 |  | 大罷免絕對是禍、它將撕裂台灣社會開啟惡的循環:英國經濟學人一針見血,點出台灣政局陷入極化與自滿的政治僵局,無法準備台灣可能爆發的危機。如果美國保台的承諾動搖,台灣恐失去抵抗的決心;台灣若不準備自衛,美國也不太可能伸援。川普為了避免核武衝突,可能選擇讓步北京,台灣恐「無血開城」,落入中國大陸的勢力範圍,對亞太戰略平衡與民主體制構成巨大衝擊。
英國「金融時報」則報導,解放軍大幅升高軍事活動強度,演練範圍包括奪取台灣離島地區、實施海上封鎖或直接攻擊本島的準備,帕帕羅上任美國印太司令一年以來,解放軍演習深度及廣度變化的速度呈現非線性變化,在他的三年任期內,有可能遇到美軍因台灣而和大陸對戰的情況。
台灣正面臨內外雙重危機,府院黨都養共諜,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任外長時也被滲透,他卻高傲二度拒絕赴立院備詢;執政黨念茲在茲只有大罷免,全力追殺在野黨,少數政權被大罷免膨脹成好像已經再度全面執政,但缺乏社會高度支持,政權彈指可破。
民進黨試圖將反中和罷免畫上等號,司法東廠系統性霸凌反對陣營,檢調對民進黨的死亡連署視而不見,卻大張旗鼓誅殺國民黨,還將在野黨導向組織犯罪,法律彷彿是民進黨說了才算。台灣內部高度對立,民進黨不斷抹紅,摧毀台灣的民主自由與法治摧毀底誰才是「中共同路人」?
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曾公開宣布,大罷免最後拍板決策者是賴總統;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日前「洩漏天機」,透露賴清德曾下令要求罷藍委二階連署全部要通過。盡管黨中央淡化否認,強調只是「從旁全力協助」,但全台大罷免如火如荼,檢調兵分多路配合搜索藍營。台中市長盧秀燕重批,選委會和戶政機關才能查個資,中央利用司法調查和羈押罷免團體,「太過分了!」若說國家機器沒有助攻,三歲小孩也不相信。
賴總統3月國安談話已定調,視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研擬修正加嚴版國安法;近日還說中國大陸對台統戰滲透愈來愈嚴重,不得已也不得不將其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但「綠色恐怖」步步進逼,連民進黨基層也憂心誤踩紅線,甚至殃及百姓;許多人擔心,會不會被隨便拿個理由,突然就找上門。
賴清德的威權手段將為台灣民主敲響警鐘,民進黨的反中策略與大罷免攻勢,嚴重撕裂社會信賴。賴政權在虛胖的少數民意推擁下走向獨裁,導致內部分裂、外部衝突,讓台灣陷入危險邊緣。人類歷史證明,獨裁沒有好下場。賴清德若想透過大罷免謀取獨裁統治,不要忘記歷史斑斑教訓,「當你凝視著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摘自世界日報評論) | 2025-05-12 15:21:23 |
| 3 |  | 假博士蔡英文的治國能力也是一團糟,從卡管案、疫苗快篩雞蛋的採購、到光電綠能圖利綠友友,弊端叢生。八年執政下來,種種缺德惡劣、膽大妄為、不畏因果的行徑可謂罄竹難書,遺禍迄今。尤其她博士論文造假的事證早經林環牆、徐永泰、賀德芬、彭文正鍥而不捨的多方查証結果屬實,相信真相終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 2025-05-20 10:46:53 |
| 4 |  | 既然假博士論文造假証據確鑿、早點將她繩之以法,免得丟了台灣人之臉, | 2025-05-20 04:07:33 |
| 5 |  | 一塲丹娜絲颱風狠狠打臉綠營長期執政下錯誤的能源政策,但不知是否能打醒被綠媒長期洗腦的民眾? | 2025-07-12 06:06:19 |
| 6 |  | 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
2025/07/24 人間福報 /社論
罷免本是公民權,舉辦起來無可厚非。但是將罷免搞成全民運動,集體動員。甚至喊出「百工百業挺罷免」,那就有點誇張了。如果只是做為民間宣傳就罷了,卻見政府直接介入,而社會各界,百工百業被迫選邊站,整個社會明顯撕裂。這樣的情勢發展下去,真不知這個國家要如何重新團結起來?
事實上大罷免本身就不具有正當性。因若是一位立委問政有問題,品質不佳,或有負選民所托,那罷免事出有因。
但發動集體罷免,一次性全面動員去發動罷免連署,然後各地由執政黨主導進行,再配合司法的各種檢調單位的搜索、羈押、起訴在野黨的地方黨部幹部,形成寒蟬效應,到最後成為對在野黨的追殺。一次要罷免二十四位立委,這是憲政的常態嗎?
如果到民間市集去看看,就會了解庶民對罷免的態度。除了少數政治狂熱支持者,尋常的攤販、市井小民,根本冷淡以對。尤其在早晨的菜市場,明明是家庭婦女與小孩上學的尋常日子,偏偏一路用擴音器高喊大罷免,路人除了轉頭不理,根本不敢應對。
因為他們知道,那些人的背後是有國家機器在撐腰的,後面跟著警察,你得罪了,就有麻煩,誰都不敢招惹。
更大的問題是,主張罷免者的張狂作風,使得本來和睦相處的群體倫理,帶著政治的刺蝟,人人都恐懼這刺蝟,便寧可保持距離,以免觸碰彼此不悅的部分。
甚至朋友之間,只要不贊同罷免的,就容易遭受攻擊。某些質問語句如「你為反共做了什麼」「你是不是要接受中共統治」等,是連白色恐怖時期都不會有人這樣質問的。
本來台灣社會有一種民主風氣,即你有你的政治主張,我有我的政治偏好,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所好,誰也不礙誰。這是台灣民主風度的顯現。
但現在是選完了,你不滿意這結果,便要用你的主張,強加在不同政見者的身上,並且因國家機器的動員,使得罷免作風強勢,壓得不同政見者為之噤聲。朋友之間,甚至反目成仇,鄰里村人,把不贊同者視同中共同路人,變成了仇人來對待。這豈是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
一如呂秀蓮等民主前輩所言,這是民主文化的倒退。民主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互相協商。以前馬英九執政時期,民進黨在國會是少數,仍可透過黨團協商,取得制衡的力量,善盡監督的在野黨職責。可如今,卻連被國會監督的基本職能都要沒收。
最令人憂心的,乃是此次大罷免對社會的撕裂,已造成深入民間鄰里的分裂,人心的寒蟬噤聲,對政府的疏離冷漠,是難以彌補的。
坦然說,執政是一時的,政權會不斷輪替,但人心是恆久的,那被傷害的人心,要如何彌補呢?這才是未來要面對的大問題。一個人心分裂的社會,怎麼有力量應對外來強敵?
清朝陳恭尹〈讀秦始皇本紀〉一詩云:「謗聲易弭怨難除,秦法雖嚴亦甚疏。夜半橋邊呼孺子,人間猶有未燒書。」
是的,無論多大的權力,多嚴的法令,即使焚書坑儒,最後仍要接受人心最後的裁判。這是所有執政者要引以為鑑的。 | 2025-07-26 06:46:50 |
| 7 |  | 不少處於同溫層,盲目從眾的青鳥們眼界與心胸皆十分狹隘。彼等缺乏理性分析、思考問題本質與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騙(或被利誘)上當。 | 2025-07-27 10:05:25 |
| 8 |  | 大罷免的鬧劇開啟惡的循環,冤冤相報、嚴重破壞台灣社會的團結。此次24:0的選舉結果已揭曉,不理性的「惡罷」可以休矣(賴政府以反制國會為由發動無差別大罷免,目的只為奪回立法院控制權,卻又躲在民團背後,假裝這是「公民行動」。事實上,府院黨及公務體系完全涉入,檢調司法當成工具,這場罷免所浪費16億民脂民膏的國家公帑則成了「執政鬥在野」的燃料。說穿了就是為一人的權力欲開道、為一黨專政服務的政治鬧劇)!
PS. 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摘自2025/07/24 人間福報 /社論)
罷免本是公民權,舉辦起來無可厚非。但是將罷免搞成全民運動,集體動員。甚至喊出「百工百業挺罷免」,那就有點誇張了。如果只是做為民間宣傳就罷了,卻見政府直接介入,而社會各界,百工百業被迫選邊站,整個社會明顯撕裂。這樣的情勢發展下去,真不知這個國家要如何重新團結起來?
事實上大罷免本身就不具有正當性。因若是一位立委問政有問題,品質不佳,或有負選民所托,那罷免事出有因。
但發動集體罷免,一次性全面動員去發動罷免連署,然後各地由執政黨主導進行,再配合司法的各種檢調單位的搜索、羈押、起訴在野黨的地方黨部幹部,形成寒蟬效應,到最後成為對在野黨的追殺。一次要罷免二十四位立委,這是憲政的常態嗎?
如果到民間市集去看看,就會了解庶民對罷免的態度。除了少數政治狂熱支持者,尋常的攤販、市井小民,根本冷淡以對。尤其在早晨的菜市場,明明是家庭婦女與小孩上學的尋常日子,偏偏一路用擴音器高喊大罷免,路人除了轉頭不理,根本不敢應對。
因為他們知道,那些人的背後是有國家機器在撐腰的,後面跟著警察,你得罪了,就有麻煩,誰都不敢招惹。
更大的問題是,主張罷免者的張狂作風,使得本來和睦相處的群體倫理,帶著政治的刺蝟,人人都恐懼這刺蝟,便寧可保持距離,以免觸碰彼此不悅的部分。
甚至朋友之間,只要不贊同罷免的,就容易遭受攻擊。某些質問語句如「你為反共做了什麼」「你是不是要接受中共統治」等,是連白色恐怖時期都不會有人這樣質問的。
本來台灣社會有一種民主風氣,即你有你的政治主張,我有我的政治偏好,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所好,誰也不礙誰。這是台灣民主風度的顯現。
但現在是選完了,你不滿意這結果,便要用你的主張,強加在不同政見者的身上,並且因國家機器的動員,使得罷免作風強勢,壓得不同政見者為之噤聲。朋友之間,甚至反目成仇,鄰里村人,把不贊同者視同中共同路人,變成了仇人來對待。這豈是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
一如呂秀蓮等民主前輩所言,這是民主文化的倒退。民主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互相協商。以前馬英九執政時期,民進黨在國會是少數,仍可透過黨團協商,取得制衡的力量,善盡監督的在野黨職責。可如今,卻連被國會監督的基本職能都要沒收。
最令人憂心的,乃是此次大罷免對社會的撕裂,已造成深入民間鄰里的分裂,人心的寒蟬噤聲,對政府的疏離冷漠,是難以彌補的。
坦然說,執政是一時的,政權會不斷輪替,但人心是恆久的,那被傷害的人心,要如何彌補呢?這才是未來要面對的大問題。一個人心分裂的社會,怎麼有力量應對外來強敵?
清朝陳恭尹〈讀秦始皇本紀〉一詩云:「謗聲易弭怨難除,秦法雖嚴亦甚疏。夜半橋邊呼孺子,人間猶有未燒書。」
是的,無論多大的權力,多嚴的法令,即使焚書坑儒,最後仍要接受人心最後的裁判。這是所有執政者要引以為鑑的。 | 2025-07-27 05:10:27 |
| 9 |  | 胡扯一通,口齒不清,毫無𨗴輯可言! | 2025-07-27 13:13:25 |
| 10 |  | 大罷免的鬧劇開啟惡的循環,冤冤相報、嚴重破壞台灣社會的團結。此次24:0的選舉結果已揭曉,不理性的「惡罷」可以休矣(賴政府以反制國會為由發動無差別大罷免,目的只為奪回立法院控制權,卻又躲在民團背後,假裝這是「公民行動」。事實上,府院黨及公務體系完全涉入,檢調司法當成工具,這場罷免所浪費16億民脂民膏的國家公帑則成了「執政鬥在野」的燃料。說穿了就是為一人的權力欲開道、為一黨專政服務的政治鬧劇)!
PS. 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摘自2025/07/24 人間福報 /社論)
罷免本是公民權,舉辦起來無可厚非。但是將罷免搞成全民運動,集體動員。甚至喊出「百工百業挺罷免」,那就有點誇張了。如果只是做為民間宣傳就罷了,卻見政府直接介入,而社會各界,百工百業被迫選邊站,整個社會明顯撕裂。這樣的情勢發展下去,真不知這個國家要如何重新團結起來?
事實上大罷免本身就不具有正當性。因若是一位立委問政有問題,品質不佳,或有負選民所托,那罷免事出有因。
但發動集體罷免,一次性全面動員去發動罷免連署,然後各地由執政黨主導進行,再配合司法的各種檢調單位的搜索、羈押、起訴在野黨的地方黨部幹部,形成寒蟬效應,到最後成為對在野黨的追殺。一次要罷免二十四位立委,這是憲政的常態嗎?
如果到民間市集去看看,就會了解庶民對罷免的態度。除了少數政治狂熱支持者,尋常的攤販、市井小民,根本冷淡以對。尤其在早晨的菜市場,明明是家庭婦女與小孩上學的尋常日子,偏偏一路用擴音器高喊大罷免,路人除了轉頭不理,根本不敢應對。
因為他們知道,那些人的背後是有國家機器在撐腰的,後面跟著警察,你得罪了,就有麻煩,誰都不敢招惹。
更大的問題是,主張罷免者的張狂作風,使得本來和睦相處的群體倫理,帶著政治的刺蝟,人人都恐懼這刺蝟,便寧可保持距離,以免觸碰彼此不悅的部分。
甚至朋友之間,只要不贊同罷免的,就容易遭受攻擊。某些質問語句如「你為反共做了什麼」「你是不是要接受中共統治」等,是連白色恐怖時期都不會有人這樣質問的。
本來台灣社會有一種民主風氣,即你有你的政治主張,我有我的政治偏好,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所好,誰也不礙誰。這是台灣民主風度的顯現。
但現在是選完了,你不滿意這結果,便要用你的主張,強加在不同政見者的身上,並且因國家機器的動員,使得罷免作風強勢,壓得不同政見者為之噤聲。朋友之間,甚至反目成仇,鄰里村人,把不贊同者視同中共同路人,變成了仇人來對待。這豈是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
一如呂秀蓮等民主前輩所言,這是民主文化的倒退。民主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互相協商。以前馬英九執政時期,民進黨在國會是少數,仍可透過黨團協商,取得制衡的力量,善盡監督的在野黨職責。可如今,卻連被國會監督的基本職能都要沒收。
最令人憂心的,乃是此次大罷免對社會的撕裂,已造成深入民間鄰里的分裂,人心的寒蟬噤聲,對政府的疏離冷漠,是難以彌補的。
坦然說,執政是一時的,政權會不斷輪替,但人心是恆久的,那被傷害的人心,要如何彌補呢?這才是未來要面對的大問題。一個人心分裂的社會,怎麼有力量應對外來強敵?
清朝陳恭尹〈讀秦始皇本紀〉一詩云:「謗聲易弭怨難除,秦法雖嚴亦甚疏。夜半橋邊呼孺子,人間猶有未燒書。」
是的,無論多大的權力,多嚴的法令,即使焚書坑儒,最後仍要接受人心最後的裁判。這是所有執政者要引以為鑑的。 | 2025-07-27 19:28:01 |
| 11 |  | 這場大罷免,本質上就是一個缺乏民意基礎的政府,試圖透過罷免的「巧門」,達到自我擴權的目的。正由於罷免規模之「大」,它已形同是另一次大選。選民該關注的,已不是特定立委是否會被罷掉的問題,而是6成「不挺綠」的民意,會不會被4成挺綠民意「沒收」的問題,這才是這場大罷免最核心的「正義」爭執點。如果4成民意可以隨便淹沒6成民意,我們還能期待這個國家能落實民主、自由、公正及人權精神嗎?(摘自聯合報社論)😊 | 2025-07-28 00:50:58 |
| 12 |  | 從李登輝總統時代起藉由修憲所設計出來不合理的選舉制度(包括少數便可當選總統的一輪投票選舉制、連署門檻過低的公職人員選罷法、事前設下25%門檻的鳥籠公投法等),以上不當的制度設計均是埋下日後台灣政治動盪、民生不安的主因。如今上述制度均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譬如總統應採全世界最多國家如法國、芬蘭等所實行的兩輪選舉制(英語:Two-round system)又稱兩輪投票制、兩輪決選制(Run-off election),指選舉無法一次選出過半結果時,採用兩輪投票的選舉制度。兩輪選舉制是現今世界上85個國家用來選出國家元首的投票制度;採取兩輪選舉制方不致於產生如陳水扁、賴清德等少數40%民意,便可當選的總統。而這次核三重啟公投與7席國民黨立委罷免案於8/23日完成投票,其中公投投票權人數為2000萬2091人,25%門檻至少即為500萬0523人。約8/23日晚間8時許投票結果出爐,投票率為史上第3低。中選會公告,該公投案有效同意票未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以上,投票結果為不通過,(蔡英文時期將公投與大選分離的結果造成鳥籠公投法,即便是高達75%約434萬的選民贊成重啟核三,也無法通過)。 | 2025-08-24 06:43:34 |
| 13 |  | 大罷免遭完封、賴總統發表談話,see attached news. 希望執政者能說到做到,今後施政以「經濟為重、民生優先」;謙卑的傾聽民意、檢討改進失去民心的原因:民進黨政府不接受國會席次未過半而發起「七二六及八二三大罷免」,這種舉世民主國家從未有過的大罷免,因缺乏合理性和正當性而導致空前的大挫敗。閩南話說「吃果子拜樹頭,吃米飯拜田頭。」(語意指人要懂得感恩,飲水思源,不可忘本)猶記民進黨前副秘書長徐佳青數年前在某政論節目中說「八二三是共產黨在跟國民黨打仗,不是跟民進黨打仗」,從民進黨主張台獨的邏輯來看,這段話,是要割裂台灣人民與金門八二三戰役的情感連結,否定戰役對台灣得以安身立命的正面價值與貢獻。尤其是,自陳水扁、蔡英文以至賴清德,民進黨已三度執政;做為執政者,如果不能認同「八二三戰役」與「台灣價值」的因果關係,並肯定這一段珍貴歷史的借鏡作用,認知戰爭的殘酷無情,而蓄意引戰,則是中華民族的災難。賴清德執政一年多,內政不修,權力獨攬,酬庸盛行,腐化現象叢生,官員言行頻頻失格,圖利弊案累累,民怨沸騰;此外,不思兩岸和平,恣意操弄抗中保台與台獨議題,以致台海上空戰爭陰影籠罩。尤有甚者,主政者對任何與其不同意見者都視為「雜質」,利用側翼無端指控,無所忌憚亂扣「親中賣台」或「中共同路人」紅帽,「綠色恐怖」甚囂塵上⋯⋯(以上部分內容參見網路) | 2025-08-24 06:41:09 |
| 14 |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Commemorating the 80 th anniversary for Victory over Japan, V-J Day):
抗戰期間毛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靠著毛指示「一分抗戰、二分應付、七分發展」的策略,從西安事變時不到三萬人,不斷壯大到百萬之眾。抗戰勝利日本是向蔣領導的正規軍投降,但勝利的果實卻被毛下山掠奪(參見毛的延安講話),比較國共兩軍在對日大型會戰死傷人數便可知誰是中流砥柱。建議兩岸民眾要多深入研究抗戰的史實。 | 2025-09-02 01:37:07 |
| 15 |  | 必也正名乎:「終戰」一詞係日本用語,早被中華民國政府於民國34年明令禁用。胡錦濤有關抗戰國民黨打正面戰場,共產黨打敵後游擊戰是相對務實說法。但習近平卻只提中共是抗戰的中流砥柱,完全抹殺了國民黨在正面八年浴血抗戰、以巨大的犧牲拖住日寇向西推進的腳步,居功厥偉(占八成以上的功勞)! | 2025-09-03 11:33:52 |
| 16 |  | 苑兄:毛是功過參半的梟雄。三反五反和文革期間,他屠殺了六千萬中國同胞包括多少傑出的教授和知識份子,與希特勒史達林並稱世紀三屠夫。不是什麼偉人! | 2025-09-12 05:37:46 |
| 17 |  | 鄭麗文是難得的政治人才! | 2025-11-02 06:47:13 |
| 18 |  | 盼假博士的作弊資料早日被起底,讓這群魚目混珠的利益共同體能早日一刀斃病 | 2025-11-08 07:5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