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KO 的留言

留言時間

留言頻道

  1. 大紀元 — 新聞看點 8 影片有留言,共 10 則與回應 0 則

留言標籤



    排名影片內容時間
    1那于朦朧真的吞下了那U盤嗎?還是把它隱藏在某處或交予某人保管?還是真的被剖腹取走了? 如果真有「敏感資料」,更現實的情況是 雲端 / 備份 / 多人掌握,不會只寄託在一個人、一個 U 盤上。 📌 更接近現實的推論: 如果真的涉及「黑料」,最可能存在的方式是: 雲端多重備份 交由多人保管 加密存檔(定時釋放機制)2025-09-25 21:18:30
    2媒體限制:若真涉及高層或娛樂圈資本,傳統媒體更不會輕易碰。 網傳宋XX背景很硬,暗指有資源、有靠山,所以能在事件中「冷處理」或「強硬回應」。 在中國的語境裡,大家覺得「法律可怕」往往不是因為法條本身,而是因為: (1)法律與權力的距離 法律應該是「規則」和「保障」,但在現實中常被看作「工具」——服務於權力或特定階層。 有權有勢的人能規避,沒背景的小人物卻可能被嚴厲懲罰。 (2)透明度缺失 案件細節容易被封鎖、刪除,民眾難以接觸到完整資訊。 (3)選擇性執法 同樣的事,對不同人處理結果不同。 民眾感受到「不是法在管人,而是人用法來管你」。 (4)言論與法律的模糊界線 一些情況下,僅僅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也可能觸及紅線。 這讓人覺得法律不再是守護,而是一種「隨時可能掉下來的天花板」。2025-09-25 20:37:24
    3堂堂大國,卻被一個小明星攪到心慌意亂——這笑話告訴我們:真正不堪一擊的,不是明星,而是政權的玻璃心。 ——區區一個娛樂圈明星,按理說只是演藝人員,並不是政治人物,卻鬧到黨內高層要「封口」、要「下密令」、要「滅火」;這種「小事變大事」本身就顯得滑稽。 實際上折射體制的脆弱 ——在高度控管言論的體制裡,任何事件只要牽扯到「高層、家族、醜聞」就會被無限放大;當局怕的是「輿論失控 → 引發對體制合法性的質疑」。所以不是明星本身有多厲害,而是 體制的玻璃心 讓事情變得嚴重。 黑色幽默的效果 ——老百姓看著就會想:一個明星都能攪得當局緊張兮兮,那麼這個政權的自信到底在哪裡? 這種「小題大做」其實是最諷刺、最讓人覺得「搞笑」的地方。2025-09-26 20:32:22
    4現在有很多水軍隱藏在社交平台與討論區裡,他們偽裝成普通網友,其實是在帶風向、操縱輿論。現在的網路世界,真的要擦亮眼睛。 別以為留言區、討論串裡的都是「真心發聲」—— 其實有很多水軍早就隱藏其中,換著不同的馬甲帳號,假裝路人,一邊假裝「理性討論」,一邊帶風向、洗輿論。 他們不是為了真理,而是為了「任務」。 不是為了發聲,而是為了「控制」。 所以啊,看到滿屏一致的口徑、奇怪的吹捧、甚至是毫無邏輯的罵聲 —— 請別急著相信,因為背後,可能只是水軍在排班上工。2025-09-30 21:22:37
    5雖然我對兩岸歷史了解不多,但身為海外華人,還是想真心祝福台灣國慶快樂,大家都平安喜樂!2025-10-10 20:49:54
    6《器官黑市 × 社會事件 × 政策變遷》時間軸對照圖 1990s–2000s 監獄器官移植爭議 中國大量移植手術使用「死刑犯器官」,官方默認來源模糊 開啟「器官來源不透明」的長期問題 1999–2000 德國學者哈根斯在大連設立塑化屍體工廠 屍體來源遭質疑,國際社會開始關注中國人體實驗與標本來源 醫學倫理與人權界線模糊化 2006 「活摘器官」國際指控首次公開 海外調查報告稱中國存在「按需殺人式器官移植」 國際人權組織介入,中國形象受衝擊 2011 「賣腎買 iPhone」事件(湖南少年王啟明) 少年以 2.2 萬人民幣出售腎臟購買 iPhone 4、iPad 2,術後腎衰竭終生殘疾 消費主義與醫療黑市交錯的極端悲劇 2012 法院判決「賣腎案」9 人有罪 非法摘取器官罪首次被社會廣泛討論 官方開始強調「嚴禁買賣器官」 2015 官方宣佈「停止使用死刑犯器官」 衛健委聲稱「全部移植器官來自自願公民捐贈」 政策轉向,但監督機制薄弱 2017–2020 移植手術量激增 中國年移植量突破 2 萬例,增幅過快引外界懷疑 「捐贈數據真實性」成爭論焦點 2021–2023 網民舉報多起醫院「器官買賣」醜聞 地方醫院被爆「指派供體」、「移植加急」 黑市疑似仍存在 2024.05.08 湘雅二院實習醫生羅帥宇墜樓身亡 家屬稱他舉報「兒童器官交易」後離奇死亡 「醫療內幕」與「滅口說」引爆輿論 2025.06 官方通報羅帥宇「自殺」 否認器官買賣指控,稱網傳資料為「造謠」 民間普遍不信,事件成輿論焦點 2025.10 「極光光(李明)」爆料風波 網傳李明為湘雅幕後股東、涉活摘器官黑幕 「關聯脈絡圖」 監獄器官 → 醫學塑化(哈根斯) → 黑市摘器官 → 賣腎買iPhone → 官方整頓 → 捐贈制度化 → 湘雅舉報案 → 群眾不信任 → 醫療透明化呼聲再起 「結語」 從「賣腎買 iPhone」的個人悲劇, 到「湘雅事件」的制度疑雲,二者隔著十餘年, 卻同樣揭示: 當生命被視為可交易的資源,當真相被權力遮掩, 醫學就失去了它最初的靈魂:「救人」的本意。2025-10-15 20:17:28
    7「有問題請他們把我抬走,我現在要冷靜一下……」 天后CoCo李玟生前控訴《中國好聲音》賽制不公的錄音與影片流出後,全網炸鍋。她的委屈,她的憤怒,瞬間撕裂了平靜的表象。 在錄音、影片、眼淚之後,輿論沒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 為什麼關鍵畫面與急救紀錄未公開? 為什麼驗屍報告遲遲沒有出現? 為什麼所有「疑點」都被沈默掩蓋? 網上出現各種版本的猜測, 但真正讓人不安的,不是「真相沒被說出」, 而是「沒人敢說!」 網民們痛心、憤怒: 「她那麼努力,卻被這樣對待。」 「拒看浙江衛視!抵制所有贊助品牌!」 「活該!讓節目徹底倒!」 節目母公司星空華文股價在半日內蒸發超過 400億港元(約277億人民幣), 這不只是數字的下跌,更是公眾信任的崩塌。 而網路上的猜測和質疑,不是無的放矢; 大家只是想知道,她最後的經歷到底是什麼? 每一個沉默、每一個延遲、每一個未公開的細節,都成了信任破裂的催化劑。 這不只是李玟和小魚的故事。 這是關於娛樂圈黑箱操作、制度透明、觀眾信任的警示。 當真相無法被公開,當努力被忽視,當聲音被壓抑, 每個人都可能感受到那份無力與憤怒。2025-10-19 21:29:40
    8小魚于朦朧在北京朝陽區「陽光上東」小區離世事件持續發酵,該社區隨即成為外界關注焦點。截至2025年10月28日,最新統計顯示,「陽光上東」小區內仍有71戶二手房待售、194戶待租。雖然成交量有限,但房源流動性明顯上升。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該現象顯示事件對當地房市信心造成一定程度衝擊,引發輿論關注。 部分網民認為,業主集體拋售與事件背後的傳聞有關聯,形容這波現象為「恐慌性拋售」。有留言直言:「他們聽到的、看到的,都怕被下黑手,所以集體賣房跑路。」也有網民評論:「業主集體恐慌性拋售,可想而知發生的事有多不簡單。」 主流媒體報導均以警方通報為準,目前並未出現任何「第二死亡」或「失蹤者」的消息。多家媒體亦指出,網路上流傳的「為救于朦朧被滅口」「事發當晚居民遭槍殺」等說法,均屬未經證實的謠言,部分自媒體帳號因散播相關內容已遭平台處理。 另有部分言論語帶諷刺地稱:「不跑等著被滅口嗎?」顯示外界對該事件的真相與安全疑慮持續升溫。2025-10-28 22:01:52
    9薄熙来之妻谷因谋杀案被捕 → 审判 → 判刑 → 与薄熙来家族的坠落。 以”谷开来最终自食其果” 为例, 2012年,中国官方宣布: 谷开来因故意杀人罪成立,被判死刑缓期执行。 案件涉及受害人: 英国商人 Neil Heywood(尼尔·海伍德) → 这是法律认定的唯一受害者。 紧接着,政治余震蔓延至薄熙来: 被撤职 被开除党籍 因贪腐与滥权被判「无期徒刑」 权力和金钱曾经是他们的保护色, 最后却成了他们的绞索。 这,才是真正的「 自 食 其 果。」 因果不急,正义不晚。 你以为没人看到,但每一次作恶,都在往自己的人生里埋炸药。 今天的嚣张,是明天的报应。 该来的惩罚,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恶行不是逃得掉, 是积到最后,一次还清。 那一天,就是審判。2025-11-07 12:11:32
    10「國內的公安真的沒救了」。 想知道「海外有哪些法律或組織可以‘對付’他們」尋求合法、國際性的追責與救濟途徑(例如上報國際人權機構、尋求制裁或在可行情況下用法律方式追究責任)以對付天娛傳媒和芒果超媒的惡魔們。2025-11-06 2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