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zzaaqqa 的留言

留言時間

留言頻道

  1.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1 影片有留言,共 1 則與回應 4 則

留言標籤

  1. 泛綠 有 1 則留言


排名影片內容時間
1從小在父權文化中長大的男性、就算真的想要改變自己內化的思想,也是需要一個過程, 即使是源於「性驅力」——只是為了想跟女性約炮也好——開始從外觀改變,甚至真的可以接觸女性主義,這應該都是一個好的跡象, 我的確覺得不要對男性太好、利用表面做做樣子的人的確不可靠,值得有一個「詞彙」來描述這樣的男性; 但如果因此造成很多人不敢穿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或者不敢接觸女性主義,或者甚至讀書都要偷偷躲起來讀,好像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而且實際來說, 就算有人只是外表有達到「不是大男人主義」、這也至少可以免除很多「基於性別刻板印象」而來的壓迫了, 可以說這樣做得不夠好、或者只做表面功夫,但不得不承認還是有實際上的改善的,至少是對傳統父權社會的某種衝擊, 真的不值得辦活動特別來嘲諷這樣的男性耶? 怎麼看都像是男人(或父權價值觀)對社會展現「怎樣才是真正的男人」的某種威嚇、或者是一部分男性的自嘲, 或者原本是處於女性對男性的嘲諷、但反過來被父權文化利用來強化某種父權形象,藉此來鞏固「連表面功夫都做不到的男人」的權力/在性別上的權力階序。 就像咖喱味的屎、跟屎味的咖喱擺在面前,女性是不會都不選嗎,而且真的分不出哪一個更有毒嗎? 就算真的只能二選一,真的會有人選則吃下去會中毒的那個? 而在這些嘲諷「抹茶男」的言論或活動當中,怎麼看起來這麼像鼓勵人與其吃咖喱、不如直接吃屎? - 至於是不是用來騙炮? 基於我自己是性權派的立場,除非對方使用強暴脅迫、或者長期精神控制的手段,不然「非典型的男性」可以增強魅力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啊,為什麼這樣就是「騙」? 難道所謂的「不抹茶的直男」就不會因為想要增強自己的性魅力、或吸引力,就讓自己看起來「更男人」? (這個觀點跟影片裡面的描述一樣,無論是扮演怎樣的男性、其實都是「扮演/表演」,而且本來在人際關係當中、人們就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與身分沒錯。) 至於什麼是更男人更陽剛,至少就是站在「抹茶男」的反面、但我可不可以「假裝直爽不拘小節」來「騙」砲? 到底為什麼只有女性可以被騙砲、而男人就會被說賺到,這不就傳統父權社會那套「男賺女虧」的恐性邏輯嗎, 除了「騙/表裡不一」這部分,抹茶男還有什麼更多的危害,精神控制PUA的部分、真的可以做到比傳統的「大男人」那套更容易「洗腦」——實際上是道德壓迫——女性嗎? 難道是婆婆可以利用女性主義、要求女性不要出門上班或讀大學?還是必須為男人生育後代、在家養小孩才是顧家? 抹茶男到底有什麼實際上的壓迫,不會發生在所謂「不抹茶的男人」身上,我其實一時想不到耶XD 既然所謂的「抹茶男」可以造成的損害、傳統上的「大男人」都做得到,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麼,我覺得這個「抹茶男」背後的意義、不在於這樣的男性對女性更欺騙性, 甚至也不在於這種「只做表面功夫」的、類似於偽君子的狀態, 而是因為這樣的男性開始對女性的吸引力、大於所謂的「真男人」(笑)所以開始被父權文化反擊了,才會因為這樣的反擊力度、讓本來破壞力沒有很強的「抹茶男」並描述成/或嘲諷成這個樣子, 就像以前小說裡面會出現的「女漢子」也就是跟男性稱兄道弟、性格不拘小節,但實則是「勾引」男人的女性——看看,這不就是抹茶男的女性版本嗎,在父權社會中,用來罵女性的詞彙、永遠比罵男性的詞彙更早出現———也曾經一度被罵到十惡不赦, 可是一個為了吸引男性,而表現出直爽的女性,又有什麼問題?或者說,有多少男性在直爽的外觀下,其實有自己的小心思? - 小結, 我仍認為「抹茶男」是一個基於父權社會對男性的刻板印象、再加上某些「看起來為女性說話」的話術——對啦女生就這麼容易被騙,跟人上床就一定是被騙,反正在父權社會看來女人沒什麼智商都是很合理的、而且藉此討好女性的男人都沒什麼好人——所誕生出來的詞彙。 真正讓人反感的,與其說是表裡不一、不如說是打破了某種既定性別影響所引起的不安。 而且不是對於某種「個人」的不安,是一種父權社會對於「新好男人」——這個詞應該是我爸那個年代的詞吧——性別文化上的不安, 這不單只是一部分女性被「抹茶男」傷害以後出現的詞彙, 而是一種更進化的,對於「打破性別框架」的男性、甚至女性的攻擊。 抹茶男再有怎樣的危害,也不會大於傳統大男人對女性的危害, 這種對抹茶男的嘲諷,由男性來說的話、就是大男人主義的復辟而已。 大概就是傳統男人對小白臉、吃軟飯的嘲諷差不多。2025-11-07 03:23:51
2@leng梣我剛剛才從一個職業災難的影片回來,底下就有留言問「不是要男女平權嗎,怎麼高風險職業都是男性,還被嫌薪水太高」我只能笑笑, 不會覺得你回太長, 因為我也很習慣回1000字以上給這種留言,但也覺得對方不一定會看XD 只討論末端男性承擔的高風險、不考慮前端女性被犧牲的機會,那麼當然會覺得「女性不該爭取這些機會」的同時、又責怪「女性怎麼不爭取這些機會」, 結果就是少數男性做出的決定、導致多數女性無法取得改變規則的機會與管道,然後被少數男性犧牲的多數男性、只知道將問題與責任歸咎給女性, 阿除了老闆之外、是有人嫌男性(工人)賺太多嗎,問題不是一直都在「做同樣的工作、女性得不到跟男性一樣的工資,也沒有相當的升遷管道」,這樣的討論到底是怎麼被曲解成「男性被嫌賺太多」的? 最後,整個社會無論男性與女性、都在責怪女性,覺得是女性造成的問題。 每次我只要回類似的文,我都很怕回來看留言,因為覺得自己會壓力很大;所以看到像你一樣的留言,我會覺得鬆一口氣。謝謝你回應。2025-11-07 14:09:59
3@leng梣從這部影片底下回應的按讚數量,大概就可以評估「會看志祺七七影片的人們,有多高的厭女比例」, 有時候還是覺得相當遺憾,就算是這類的科普影片、底下還是會出現將「綠茶」這種——從詞彙歷史就可以看出來、完全是發展用以貶低女性的用詞——輕描淡寫的「無害化」來證明、或暗示這個社會「沒有對女性的偏見」,真的是白日見鬼。 甚至舉的例子都是自己去消費的時候女性服務得很好、所以「稱讚對方綠茶」來舉證綠茶有正面意義,真的快昏倒。 我從事了10年以上的性工作,比較男同志性工作者的經驗、以及同行中女性的經驗,就可以明顯知道綠茶絕對不是什麼稱讚的用詞,也幾乎不會有人用「綠茶」來「稱讚」男性的工作者, 居然可以在這種文化底下、真的誤以為綠茶可以是對女性的稱讚,這種男性甚至女性、到底是被洗腦的多徹底,或者是被保護(溺愛)得多好…… 只能說彼此看到的世界差距如此之大,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向對方解釋了。2025-11-07 14:19:46
4⁠@姬雪-l8k就像影片中說的,我們很難從外觀上辨識出誰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理解女性主義、再說女性主義這麼多流派,就算是從網路上或現實中言談的言論,也很難辨別對方到底是真的不懂、還只是觀點跟自己不一樣,除非真的深入交往, 只是一旦在網路上傳播,這個詞彙基本上就只會用來罵外觀以某種方式呈現的男性。而且與其說是用來批判對方的言論或行為,被用來嘲笑「陰柔氣質」——也就是所謂的「不做作就是陽剛」,「異男怎麼可能真的在乎女性權利」這部分的暗示——的可能性更大。 要驗證性傾向就更不可能了,先不要說雙性戀的污名會不會因此更嚴重、後續提到的會讓男性重新回到有毒的陽剛文化這點影響,就不得不忽視, 就算只是做表面功夫,也可以從文化上免除某些對女性的壓迫或傷害,所以嚴格來說就算男性只是因為想要約炮就把自己變成這個樣子、多少還說的上是有努力過,只是這個努力不夠真誠可靠…… 姑且不論這個詞彙出現的因素,這個詞彙的傳播,確實對男性或女性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2025-11-07 03:04:23
5⁠​⁠​⁠@卡皮巴拉與我同在 我印象中,這個詞彙一開始出現的時候、就是專門用來描述某個類型的女性,而且是貶意,類似的詞彙還有白蓮花, 都是用來描述「表裡不一」實則害人利己的女性,但有趣的是,同樣的性格如果出現在男性身上、常常會被描述成有手段或是工於心計,頂多會被酸性格陰柔、但傳統上不認為這樣「善於利用人心」在男性身上是很不好的特質, 而正好就是這種對男性與女性的不同期待——也就是傳統性別印象——對於女性的要求中「柔弱單純」一旦被女性用來當作武器、就會特別被父權文化薰陶的人認為大逆不道,所以無論女性或是男性、都會用「綠茶或白蓮花」來形容/而且絕對是貶低這樣的女性。 後來反而是因為很多小說或文學作品,為了翻轉這樣的性格、所以才會用這種「綠茶」當作主角,寫出一些不錯的作品、才慢慢讓這樣的詞彙有了正面意義。而且也開始慢慢有「男綠茶」這樣的詞彙出現;但正好就是這樣的詞彙出現,反倒證明了「綠茶」根本就是用來特別貶低女性的詞彙, 就像以「抹茶男」的定義來說,我們就很難想像一個女性要怎麼樣被定義為「抹茶女」、或就像醫生是醫生,女醫生是女醫生一樣,一個詞彙背後原本被預設的性別、恰巧反應了一個文化是怎樣期待一個性別的角色(我們就先不管父權社會到底是怎麼樣期待一個性別扮演的角色), 超出多數人對一個性別的刻板印象、就會被認為是怪人,就像陰柔的男性與陽剛的女性一樣, 所以在一般認知中,綠茶與白蓮花,特別打破了女性的乖順柔弱形象、從而被特別不齒。 - 還有「婊」這個用來罵人的字,現在也很少聽到用來罵男人、甚至定義當中「跟很多人發生性行為」這種行為特質、如果放在男性身上,還會被認為是有魅力或有能力的展現, 而且「婊」根本沒有什麼正面的用法。 綠茶其實就是婊的另一種說法,會出現這個用詞本來是用比較委婉的方式來呈現「婊」的意思,但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內涵根本大同小異。「綠茶婊」就是同一個意思被強調兩次而已(攤手) - 而「男綠茶」也只不是用罵女性的詞彙來罵男人,所以這個詞彙一開始出現就是用來貶低女性的、而且是從文化程式上的貶低,不是用來貶損某一個特定對象。 所以要說這個詞彙一開始是女性用來罵女性的,我反而比較驚訝於這種解釋。 因為某種程度上,女性要足夠「綠茶或白蓮花」,就是要非常符合父權社會對於女性的想像、才有能力利用用這種「表裡不一」來傷害他人, 所以某種程度上,這個詞彙要用來稱讚任何人、就是對於「陰柔」的翻轉,而我不太認為為一個基於父權社會貶損陰柔崇拜陽剛的文化下、會真的用一個貶損陰柔的詞彙來「稱讚」人….. 我就想不到到什麼場合,會有人單純的利用「綠茶」來稱讚人的。2025-11-07 02: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