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nicetrybr0 台灣沒有排碳發電,只有騎魚發電。 | 2025-05-19 00:44:40 |
| 2 |  | 八成是【思覺失調症】,另外就是【久病厭世,想自殺找人陪葬】。這兩種病都應該吊銷駕照不能開車上路。這兩種病都容易發生在老人身上,台灣老人駕照就是濫發的狀態。 | 2025-05-22 13:54:34 |
| 3 |  | 因為阿罵是志願的。 | 2025-06-05 23:45:43 |
| 4 |  | 雲林一名劉姓高中生,就讀嘉義民雄協同高中,成績優異。今年放榜時錄取台大經濟系、政大統計等科系,但他收到錄取通知後卻悲嘆前景絕望,家裡的經濟根本無法支撐他到北部念大學,加上家裡有一位就讀小二的弟弟要養,以及長輩近期要用錢,只能放棄讀台大經濟的夢想。貼文PO出後引發網友熱議,連台大也表示願意提供校友基金協助他,但劉生仍決定放棄台大經濟,選擇中正大學電機系。 | 2025-06-10 08:45:03 |
| 5 |  | 跳電->動物害的
淹水->植物害的
請接下去... | 2025-06-16 21:18:42 |
| 6 |  | @@蔡慶海 錢不是問題,最重要是沒地方充電。 | 2025-06-28 09:40:59 |
| 7 |  | 新加坡就是一個縮小板的美國。由於是移民社會,各族群沒有共識,風俗習慣都不一樣。只好什麼事都訴諸法律。然後看似小政府,但是隨著政治經濟發展,不斷加法律加組織,只好負債累累。你看美國竟然有十幾個情報組織,遠超過明朝。由於只講法律,一旦經濟殘破會很快分崩離析。 | 2025-06-28 23:48:31 |
| 8 |  | 沒關係!現在台灣人已經從旗魚昇華為雜質。 | 2025-06-28 22:50:54 |
| 9 |  | @@我是誰-s6i7y 台灣(地區)是另一個,但是沒有實施。以前有合法娼妓(公娼)和軍中茶室。但是結束營業就沒了,但到處是應召站和網路交友。警察根據專案,意思意思掃一下黃而已。 | 2025-06-28 23:13:17 |
| 10 |  | 這為以後機器人無障礙舖了道路。 | 2025-07-03 02:08:03 |
| 11 |  | @@寒國人 筆者近日了解到,國內有一家公司使用自主研發的室內北斗衛星技術,模擬北斗導航衛星的發射信號,讓所有的衛星導航終端(手機、電腦、車載終端等)實現在導航衛星信號盲區(室內、地下、隧道、高架下等)的定位導航,並能無縫銜接室外衛星導航系統,實現室內外一體化高精度定位導航。 | 2025-07-03 02:05:24 |
| 12 |  | 青鳥忙著過濾雜質,沒時間通靈。 | 2025-07-03 02:09:47 |
| 13 |  | @@周龙哥 在中國,看病是生活的一部分。在美國,看病是生意的一部分。 | 2025-07-09 08:51:01 |
| 14 |  | 假的!
唉呀!我眼睛業障重啊!哼哼哼哼哼!
假的!
在外面繼續打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但是如果你當真的。你會啊啊啊這樣!
請問那個是真的還假的?
暫時的。 | 2025-08-02 15:47:40 |
| 15 |  | 台灣可以看到吳宗憲。 | 2025-08-04 18:19:16 |
| 16 |  | 當然恐慌,因為現在台灣的愛嚴重不足! | 2025-08-06 12:41:27 |
| 17 |  | 假的!
唉呀!我眼睛業障重啊!哼哼哼哼哼!
假的!
在外面繼續打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但是如果你當真的。你會啊啊啊這樣!
請問那個是真的還假的?
暫時的。 | 2025-08-11 07:02:22 |
| 18 |  | @@肖木羽 台灣基本是北京的兩倍,除非非常鄉下地方。 | 2025-08-23 14:46:53 |
| 19 |  | @@肖木羽 農曆7月祭祀大月即將到來,豬價卻創歷史新高,目前彰化產地批發價約在每公斤112元,彰化縣養豬協會理事長陳筆輝說,預期豬價高檔會持續到中秋節後,政府以進口豬肉因應是不得已救急,但也希望政府在關稅談判上能堅持住,一定要繼續做好國產豬和進口豬的標示區隔。
2025-08-17 16:27 聯合報/ 記者
林宛諭
/彰化即時報導 | 2025-08-23 16:28:29 |
| 20 |  | 原來中國斤接近600克,日本也用。為了跟國際標準公斤好換算,規定日本斤為600克。台灣被日本殖民也用了日本斤。但是日本現在都用公斤,因為日本斤本來就是過度用的。只是台灣傳統市場還用日本已經棄用的日本斤。台灣本來就是東亞最落伍守舊的地方。 | 2025-08-23 14:55:58 |
| 21 |  | 台灣豆類非常貴,平時一台斤就一百多塊台幣。我一年也買不到幾次,因為比肉貴多了。肉可以吃飽,豆吃不飽。 | 2025-08-23 14:40:43 |
| 22 |  | 跟選票政治無關,是洗腦政治。從日本時代就這樣了,一百多年了,已病入膏肓。清朝政府也洗腦,但絕大部分不識字,效果有限。 | 2025-09-08 23:48:22 |
| 23 |  | 民進黨難得講真話,台灣人絕對不要相信投降信息。因為跑掉的人怎麼會投降! | 2025-09-16 01:13:56 |
| 24 |  | 喪屍化也是一門生意,不論是販毒或是緝毒。 | 2025-09-15 18:21:25 |
| 25 |  | 今年南部水災,傳染病死的比直接死亡的多。 | 2025-09-29 02:48:47 |
| 26 |  | 中國會不會成為移民國家不是問題。
中國何時成為移民國家才是問題。
很多人可能對我的評論叱之以鼻。但是畢竟極少數人才會看見真正的未來趨勢。所以噴我的人,我都不會回應。
面對少子化,日本一開始就是希望鼓勵生育而不是接受移民及移工。日本甚至對外國日裔回日本都歧視,更別說移民移工了。幾十年過去了,日本生育率愈來愈低,人口減速愈來愈快。愈來愈多日本學者說,日本不用外敵,自己就會亡國滅種。現在終於想通了,大幅開放移民和移工,甚至最近連非洲黑人都要引進了。但是現在日本才開放已經太晚了,如果三十年前就開放還有成功的可能。現在日本經濟那麼差,東南亞各國跟日本的差距愈來愈小,沒多少人可以填補日本缺口了。所以日本甚至動非洲黑人的主意了。
跟日本經濟狀況很像的德國,一樣面對少子化,他們很早就開放移民。所以幾十年來德國的人口和經濟都是成長的,跟日本完全不同。但是這種作法也有弊病,就是文化融合的問題,尤其是穆斯林。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德國也大量補助生育,本地人興趣缺缺啊。這也給反移民政黨的民意基礎。
面對少子化,台灣跟日本走不一樣的路。就是開放移工但限縮移民。所以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長期比日本高。但是這樣也有缺點,就是普遍低薪,而且人口主要靠自己生育及少數外籍配偶。所以人口也開始減少,導致長期內需不振,只好靠出口。為了出口又壓低匯率及利率,導致普遍低薪及製造業無法擴增。只好把出口外匯炒作房地產,又造成更低的生育率。這是個死循環。
新中國一開始是鼓勵生育的,所以人口增長很快。後來才發現太快資源供應跟不上,所以開始節育,甚至推行一胎化。這個台灣也推行過,只是希望只生兩個即可。到了後來,愈來愈多學者呼籲完全取消計畫生育。但是中央政府很後面才放開甚至鼓勵生育,但為時已晚。中國的人口密度比日本低,甚至婦女生育率也比日本低。日本在失敗幾十年之後,終於放開移民移工政策。但是中國到現在還不鼓勵移民。日本的人口缺口如果三十年前開放東南亞移民或許可以補足。現在中國人口缺口就算開放印度大量移民也填不滿。更何況現在人力資源年輕的國家會把移工移民當武器,不然台灣現在也不會開放印度移工了。如果中國要大量進口印度勞動力,那麼就必須答應印度所有中國人都不會接受的條件。
有人會說,中國可以靠自己生。但是歐洲美洲日本韓國台灣的例子告訴我,任何獎勵生育的政策都是無效的,生育率只會不斷往下走。甚至連印度的生育率也降到二了,以後只會一路降。歐洲是全世界最獎勵生育的區域,但是生育率最多幾乎都是外來移民移工,尤其是穆斯林。獎勵生育如果不配合移工移民政策都是無效的,所以事實上只有移工移民是有效的。
有人會說,中國缺工可以靠AI靠機器人。沒錯這可以解決一部份問題,但是解決不了最根本的問題。少子化人口減少會導致需求減少,最後連AI連機器人的需求也會減少。日本人老早就說人口減少沒問題,我們可以靠機器人靠AI。日本曾經在這領域領先世界,現在已經遙遙落後中美了。為什麼?就是前面說的理由。一旦人口減少,企業一看未來需求只會減少,他根本不會研發,只會外移投資【外國】。
說這麼多只是想強調一點,除非第三次世界大戰,否則人口問題是國家發展的最重要關鍵。人口不斷減少的國家注定是要衰弱的。很多國家曾經推行過節育政策,所以一時經濟發展很快。但是這些國家沒有不後悔的。因為一旦生育率下降超過一個程度了,沒有一個國家拉得回來。很多國家如菲律賓,如印度,如美國沒有這些政策推行,生育率也會不斷下降。所以節育政策是揠苗助長,短期看來很好,長期會讓國家前途陷入深淵。中國早就錯過開放生育的時間點,未來前景黯淡。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 2025-10-02 02:50:04 |
| 27 |  | 絕對不能說潰堤,更不該說溢流。原來預計十月會溢流,提早到九月。所以必須正名是【早洩】。那個誰誰誰,你還不趕快出來負責嗎? | 2025-10-04 00:05:10 |
| 28 |  | 沒有美積電的晶片,阿共的六代機它飛不起來。
沒有中國的稀土,美積電它開不了工。 | 2025-10-11 06:47:55 |
| 29 |  | 台北市一名邱姓新手爸爸先前到夜店遊玩,期間看見正妹小美(化名)意識不清,將人「撿屍」帶到旅館開房,發現旅館無空房後,竟在戶外直接動手性侵。台北地院審理後,依照乘機性交罪,判邱男1年8月有期徒刑、緩刑3年。
1450:為什麼在台北車站檢屍,決不是尋求刺激。純粹是台灣經濟太好,旅館客滿,只好就地解決。台灣No. 1。 | 2025-10-21 06:13:59 |
| 30 |  | @林偉紘
轟趴撿屍!代價88萬 換得免入獄
2025/10/15 09:18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
趁國外出差撿屍年輕OL 男同事乘機性交罪起訴
2025/10/09 14:58 記者林嘉東/基隆報導
免錢最貴!水電工撿屍酒店妹 共付50萬、120小時勞務換免坐牢
2025/08/09 10:01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
網聚醉酒遭性侵還口爆 女大生身心受創憤提告 男網友判4年刑
2025/08/03 14:19 記者吳昇儒/新北報導
台中男「撿屍」賠30萬免關、又伸鹹豬手賠8萬 法官拒給緩刑
2025/07/17 13:06 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
女研究生控同學撿屍性侵 男傳訊「你先摸我那的」案情大逆轉
2025/07/17 09:27 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
未成年傳播妹醉倒 3男撿屍摩鐵輪姦判刑曝光
2025/06/09 21:02 記者鮑建信/高雄報導
提籃假燒金?送酒醉女同事摩鐵休息竟趁機性侵 色男判3年2月
2025/05/18 20:11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
撿屍性侵半小時 代價140萬元
2025/05/06 16:42 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
趁男網友酒醉「撿屍」性侵 男同志被判3年10月
2025/04/18 14:01 記者林嘉東/基隆報導
美國大律師涉撿屍台灣女 2律師涉幫助性侵也被起訴
2025/04/08 17:26 記者王定傳/台北報導 | 2025-10-21 10:16:53 |
| 31 |  | 說明幾點
1. 首先AI一直是IT產業的最重要核心。之前的Lisp、Prolog、Haskell語言都號稱是AI語言。人類第一個靠電腦證明的重要定理是四色地圖定理,時間是1976年將近五十年前。而在此之前,人們已經發明代數系統,用電腦解方程式。現在數學家老早就已經完全不用動手算了。而各種證明助手大行其道,連動手證明有很少需要了。中學教的尺規作圖老早就不需要,現在99.9999%以上的圖是電腦產生的。更別說各行各業的專家系統了,可以幫助決斷。號稱人類智慧的遊戲圍棋等,人類早已經不是電腦的對手了,電腦可以讓人類一二十子完全沒問題。
2. 現在炒作的LLM是因為它可能會變成AGI。先別說它會不會變成AGI,先說我們需要不需要AGI。我覺得人類產生AGI的唯一目的就是人類在地球活的不耐煩了,想要擁有AGI的機器逃脫太陽系探索宇宙。因為人演化於地球,根本不適合太空旅行。想要把人類改造成合適星際旅行到別的行星殖民太困難了。不如砍掉重練,造一個擁有AGI的機器系統,讓它可以根據環境調適出新的機器系統。可是這有一個問題,它會不會反過來殖民地球,把人類當成它的寵物。這就是科幻小說常寫的【人機大戰】。這樣人類願意嗎?
3. 再說LLM會不會變成AGI。LLM不可能變成AGI,LLM理論上就是一個根據海量的資料,這得力於網路的發展,仿照人類說話的方式作回答而已。人類的思考方式跟所謂各種的AI都不一樣。人類需要的是一個個專精於各種領域,遠超人類的AI系統。這些系統可以幫助人類。目前的LLM說穿了就是一個智慧搜尋引擎,可以根據問題搜尋或推導答案,不能保證答案是否正確。至於LLM可以不可以搭配其他AI產生AGI。請看第二點。
4. LLM跟別的AI的最大差別是浪費電,所以得花很多錢做建設。而且現在算力的升級對於回答精確性的提升愈來愈低,最後會達到一個頂峰,不能再突破了。但是現在股市炒得不是比誰賺得多,而是比誰花得多。投資愈多的公司估值愈高。這顯然違反投資的唯一目的-賺錢。股市陷入了不是靠公司分股息賺錢,而是靠把股票賣給下一個傻蛋賺錢的狀態。這就是典型的投資泡沫,跟2000年網路泡沫一模一樣。 | 2025-11-05 07:38:05 |
| 32 |  | 沒錯!一個小小海南島島外遊客比全日本外國遊客還多。台灣的風景比海南島優,可以大力發展觀光,卻搞到島內民眾都拼命往外跑。要是一國一制,光靠觀光,台灣人民可以活得輕鬆愜意啊!唉!
人民網海口1月24日電(記者李學山)1月24日,2025年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工作會議在海口召開。本次會議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海南全省接待游客9720.78萬人次,同比增長8%,創歷史新高﹔游客總花費突破兩千億大關,達到2040.14億元,同比增長12.5%﹔文化、廣電和體育事業也同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 2025-11-12 07:55:02 |
| 33 |  | 維基百科,愛河知名起源於殉情事件。
關於「愛河」這個名稱的由來,最早可能是來自1948年的一則事件,當時的高雄川河畔有一家「愛河遊船所」,在颱風過後招牌損壞,只剩下「愛河」二字,之後不久又發生了情侶跳河殉情的事件,而採訪事件的記者拍攝照片時將招牌上的愛河二字入鏡,透過報紙的傳播,使愛河的名稱開始流行。 | 2025-11-12 15:44:31 |
| 34 |  | 恐怖!高雄愛河今天下午發現第3起浮屍案,今天凌晨和上午11時25分許愛河相繼發生77歲蘇姓老翁和61歲林姓婦人漂浮河面,兩人被打撈上岸,均已明顯死亡;沒料,下午3時19分許又有民眾在同盟路段的愛河發現一具男浮屍,因身上無證件,警方正在清查死者身分。 | 2025-11-12 15:5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