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et8dg3oc5j 的留言

留言時間

留言頻道

  1.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7 影片有留言,共 6 則與回應 1 則
  2. 小鄭在日本 3 影片有留言,共 3 則與回應 0 則

留言標籤

  1. 泛綠 有 7 則留言


排名影片內容時間
1這些衣服一點都不考究,中共早把古代傳承的紡織法跟藝術早就毀掉了,這些全都是現代古裝劇裝成似有的服裝,跟日本那種傳承千年的吳服差距甚大2025-05-01 19:58:09
2台灣的街名很多都是被國民黨硬改的,但還是很多地方還保有日本地名2025-05-26 21:27:05
3台灣太多單純的草了,隨中國認知戰走也以為自己是最聰明看透的那一個,誰知在中國台商的早看清人民事實現況2025-06-16 12:27:18
4台灣火鍋目前應該被昆布柴魚鍋制霸了🤣2025-06-17 20:17:11
5果不其然被中國網軍聯合藍白重點攻擊了🤔2025-07-23 07:13:51
6被網軍重點攻擊了2025-07-28 15:32:29
7結果全世界只有中國歷史最爛2025-08-08 22:27:21
8想太多,就是少數人跟大量網軍罷了2025-09-17 01:19:44
9台中市一直以地方無視中央,現在出問題又全都是中央的?????2025-10-31 21:53:41
10運動是一種區域文化的表現,偏偏中國不會讓任何一種文化特別突出,這是中國式集權的手段,中國硬去湊出棒球隊只會流於表面不會長存,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團體運動都特別差,因為他們政權就是怕過渡的集中造成某種運動。 重點在於「文化自主性」與「政治控制」之間的衝突。運動本身常常反映一個地區的文化特性──像日本的棒球、南美的足球、加拿大的冰球,這些都不是政府強推,而是自然形成的「民間熱情」。 但中國的政治體系本身就不太容許某個領域的「自發凝聚」,尤其當那個領域能形成強烈的社群歸屬感時,官方往往會介入或引導方向,讓那股力量「為國家服務」。結果就出現了「表面運動文化」──有投資、有宣傳、但缺乏內在的文化土壤。 所以團隊運動的弱勢並不單是技術問題,而是制度環境壓抑了那種「自由協作」和「自我表現」的精神。這其實在藝術、音樂等領域也有相似現象。2025-11-13 08: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