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说到底,像俄罗斯和大陆共党这样还试图以武力来解决领土或民族独立问题,是极其落后的观念。像欧盟那样的用全民公投决定自己所在地区的分合问题,才是正确的道路,这方面欧盟远远走在世界前面,这个世界没能跟上欧盟先进理念的步伐,才会闹出乌克兰问题台湾问题等本来可以完全不存在的问题。
当然,对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用双重标准。
像乌克兰问题,克里米亚大多是俄罗斯人,他们想独立或加入俄罗斯,国际社会应该予以承认,乌东俄罗斯人占多数的地区通过公投想独立或加入俄罗斯,国际社会也应该承认,如果这些地方内部有小块乌克兰人占多数的地区,乌克兰人通过公投再独立或加入乌克兰,国际社会也应该承认。然后剩下的乌克兰地区他们要加入欧盟和北约,俄罗斯不应该阻止,国际社会应该支持。一切都以和平方式进行,这是最基本原则。
再回到中国内部,实际上,在香港问题上,国际社会包括英国就没有遵守最根本的地区自决的原则,中英两方就自说自话决定了香港的命运,而完全没有考虑香港人民本身的意见,而他们的意见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当时,就应该以“留在英国/回归中国/香港独立建国”这三个选项由全体香港公民公投决定香港的未来,这就好比一个亲生父母(中国)因各种原因把子女(香港)给了养父母(英国),最后子女成年后,应该由子女本身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跟亲父母还是跟养父母还是自己单独过),亲父母和养父母都没有权力阻止子女的选择,但亲父母和养父母也有不要这个子女的权力(比如英国由全民公投或议会表决,不再接受香港为英国的成员,这样,香港只就剩下回归中国和自己独立两个选项,大陆也可以不要香港,这样,香港只能自己过)。
总之,民族和地区以和平公投方式决定自己的命运归属,应该是全世界最理性的基本原则,就像现在的欧盟一样,不过,有一点需要改革才更合理,公投改变现状必须三分之二同意,而不是现在的过半数(像英国脱欧),一半对一半,偶然性太大,理论上一两票(最极端时),就能决定结果,太不合理。而且我们在国家修宪问题投票时都需要三分之二通过,国家地区分合问题应该大于修宪问题,所以,必须三分之二同意才能改变现状,而不是现在一般采取的过半数。
台湾问题也应该用这种方式解决。
欧盟模式,即地区和民族既保持内部独立又(为了发展区域经济和共同防务)互相以和平方式结成联邦和联盟,是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
当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初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由于对俄罗斯的某种偏见,欧盟也犯了错,正确的选择就是和欧盟内部一样,用公投(在没有武力威逼前提下)决定地区未来,就像前南斯拉夫一样,分为不同独立民族国家,又有何妨?欧盟还是对俄罗斯心存忌惮,但是绕了一圈,死了这么多人,最后还是可能是这么个结果,克里米亚和乌东,无论是什么个历史情况,谁对谁错,很难说清楚,与其别别扭扭合在一起过,还不如先和平分开,乌克兰本来也是允许乌东地区高度自治的,只是要个乌东属于乌克兰的名分,那还不如让乌东直接自决,这样也不会有现在的悲剧了。还是落后的国家领土统一观念作祟。而俄罗斯也不甘心最终失去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想利用乌东问题做借口用武力控制整个乌克兰,但结果鸡飞蛋打,现在战场无论怎么变化,乌克兰都将加入欧盟并且远期必将加入北约,芬兰在苏芬战争结束八十多年后,还不是放弃中立加入北约了吗?俄罗斯经过这次俄乌战争,不但没有增加地缘上的安全感,反而大幅恶化,可见,武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乌克兰俄罗斯战前都想得到一个对自己最好的结果,最后,对双方都是最差的结果。
欧盟虽然在最初出于对俄罗斯的恐惧,无法接受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但终将接受这个结果,而且从长远看,坚持先进和平扩张理念的欧盟还是最终的大赢家,现在俄乌战争无论什么结果,乌克兰都将加入欧盟(现在普大帝也公开表示他只是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而不反对其加入欧盟),这样,欧盟又将扩张出去一大块。
实际上,当国际社会都在重点关注美中俄所谓的大国博弈的时候,忽略了一个事实,欧盟的成立和扩张才是本世纪真正最重要的事情,看上去人畜无害的欧盟才是近几十年来唯一真正大幅扩张的实体,未来,不但乌克兰必将加入欧盟,而且土耳其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欧亚国家都在积极寻求加入欧盟,欧盟的扩张是没有上限的,只要达到它的加入标准,无论哪个大洲的国家都能加入。从长期看,白俄也会加入,而俄罗斯在普大帝这一代还存有大俄罗斯梦想的老一辈过世后,新一代俄罗斯人必将更加关注民生,大俄罗斯梦想也破灭了,那时候,为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入欧盟将是唯一选择。
所以,目前的俄乌战争那点领土争端,放在历史长河里看,就是个小儿科,因为,最后,乌克兰俄罗斯都会加入欧盟。
对中国来说,台湾也好,香港也好,也终将获得自由,她们也将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如果大陆也民主化了,那么最后结成联邦,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港台还是想单独过,那就单独过,一切以和平自愿为基本原则。
乐观相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正义的一方终将获得最后胜利。 | 2025-11-05 20:13:10 |